合资车企究竟向何处去?这是过去两三年时间里,所有合资车企都在思考的问题——有些企业,固守在自己的舒适区,看着市场份额一点点被蚕食;有些企业,依托中方技术,推出更适合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型;还有些企业,在认清自己和对手各自优势的前提下,对产品和渠道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福特就是后者。
9月23日,一则流传许久已久的行业新闻终于落地:福特中国宣布,在上海正式设立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作为福特的全资子公司,全面负责管理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皮卡车型在中国市场的营销、销售和服务业务。同时,陈晓波先生正式加入福特中国,担任福特销售服务公司总裁,向福特中国及福特国际市场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胜波先生汇报。
9月28日,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就快速召开经销商大会,并公布了高管团队阵容:除陈晓波外,来自福特中国的骆书凯和顾晶分别负责网络和财务;来自福特纵横的顾嘉颖、王艳、赵芳成则分别掌管市场、产销规划及市场洞察、大客户及二手车等业务;来自长安福特的付磊和刘毅则负责零售及销售大区、服务等职能。
这个组织架构,将三方利益有机整合在一起,也让传闻已久的“渠道合并”尘埃落地,福特在中国市场正式开启“一站式销售”时代。
而今年正恰逢福特进入中国市场的第30周年,这一渠道变革不仅是组织优化,更是福特中国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助力其在智能新能源时代重塑竞争力。
1
风雨30年,
福特中国进入发展3.0阶段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车企之一,早在1995年,福特汽车就以美国存托凭证购买江铃汽车增发的B股,持股近20%,由此进入中国商用车市场。同时,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成立。
这个时间,早于丰田、本田、通用等企业。2001年,福特汽车与长安汽车合资成立长安福特,首款车型嘉年华于2003年正式下线。其后陆续推出蒙迪欧、福克斯等车型,其中,福克斯一度在市场销量上独占鳌头。
那也是福特在中国市场的高光时刻。2016年,福特汽车公司在华汽车销售超过127万辆,创下公司在华年度销量的最好成绩。
此后市场增长态势受决策和国产品牌崛起而渐失风头,但福特在中国的探索和努力一直未停步,从建立南京工程研发中心等完备的研发体系,推动核心部件的本土化生产,到成立福特中国设计中心,通过持续加大在华投资,做强出口业务,福特真正将决策链前置到了中国。福特从产品输出者,逐渐转变为深度融入中国汽车产业生态的参与者。
如今,站在三十周年的新起点上,福特中国再次进入一个新阶段,3.0阶段,其核心战略是聚焦、合作、深耕中国并服务全球。
在此次宣布渠道合并之前,福特就已经完成了在中国市场的重新定位和产品焕新:一方面,明确越野化的独特品牌定位,构建4大维度野行产品矩阵:性能野(如F-150猛禽)、硬核野(如福特烈马、福特游奇侠)、探索野(如福特探险者)、休闲野(如锐界L、福特领裕、福特领睿)四大产品维度,为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精准匹配;另一方面,积极迎合中国电动智能化的变革,通过推出福特智趣烈马等新能源车型,强化在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力,以期取得一席之地。
此次渠道合并则是对福特中国战略的进一步完善。这一举措,不仅能够终结“两个福特”的局面,还将实现福特品牌在品牌形象、营销策略和用户服务上的统一。
据介绍,升级后的渠道将打造独具一格的“福特纵横”生活体系,覆盖“体验空间”(纵横空间)、“户外生活社群”(纵横社群)、“个性化精品改装”(纵横装备)和“车辆服务/守护”(纵横守护)四大板块,打造户外休闲、探索、野行、野趣的生活方式,给福特用户带来“户外全场景体验”,赋能用户纵横驰骋于人生的多维场景。
它超越了传统的4S店模式,将“卖车”升级为“卖生活方式”,能够为用户构建了一个从购车、玩车到社交的全场景户外生态圈。
从1995年初入中国,到2016年的巅峰,再到低谷后的重构,福特中国的三十年,是一部与中国汽车市场共同成长、共历风雨的进化史。如今,3.0阶段的福特中国,将以三十年的积淀为基石,用创新与激情驱动前行,再次书写属于自己的高光篇章。
2
从福特电马到智趣野马,
福特中国加速智电转型
如果说渠道统一是“练内功”,那么,产品向“野”就是福特中国亮出的“新王牌”。福特中国制定了一条更具挑战也更符合自身基因的道路——以场景价值重塑品牌竞争力。
智趣烈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2025年8月29日,在成都国际车展上,智趣野马全球首秀,作为福特首款全地形露营SUV,这款基于“福特福域”原生智能新能源技术架构打造的新物种,巧妙地将福特百年越野精髓与中国领先的智能新能源产业链优势深度融合。
动力层面,智趣野马提供纯电与增程双动力选择,纯电版搭载前后双电机,综合功率332kW,配备105.4kWh电池组,CLTC续航达650km;增程版则以1.5T发动机搭配双电机,纯电续航220km,满油满电综合续航1220km,同时,它没有抛弃硬核的越野基因,依旧配备两把差速锁和越野360系统,确保了其“可野”的硬实力。
智能化方面,智趣野马则通过激光雷达、双Orin X智驾芯片和30多个传感器,以及高速与城市NOA领航辅助驾驶的搭载,实现了智能化水平的跃升。
当然,智趣烈马真正的颠覆性在于,它将目光从极限越野的“硬核玩家”拓展至更广阔的“精致生活家”群体,深刻洞察了中国消费者“可城可野”的融合需求。
在智趣野马上,我们可以看到诸多贴合中国用户场景的创新功能——比如,一键开启的“小憩模式”让一、二排座椅瞬间变为舒适大床;比如,电动举升车顶设计可提升36厘米,拓展头部空间,不仅扩大了车内露营空间,还支持自由改装篷布,具备雨天自动关闭、防风防蚊功能;再比如,还有6kW的强大外放电功能、“山野厨房”概念、冷暖大冰箱(温域-6℃至50℃)、旅行路书系统,以及可选配前排幕布的影院模式,让户外生活充满无限可能.....
在营销和生态运营层面,福特中国也随之进化。据悉,为了推广户外生活方式文化,福特中国将全球闻名的户外主题乐园概念引入中国,搭建专业户外越野&生活体验平台,目前中国首家济宁户外乐园已投入运营。
从智趣烈马身上,我们看到了福特中国战略思想的根本性跃迁。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福特中国正在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不盲目追逐销量规模,而是聚焦核心优势,深耕细分市场,以理性务实的态度面对行业变革。
3
出口业务成新增长极,
连续八季度盈利
作为全球性企业掌门人,福特公司CEO吉姆·法利可以说是对中国市场研究最深入,也是反思最深刻的。他在两个月前曾感慨,过去一年多次前往中国,被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深深震撼,甚至到了“自惭形秽”的程度。“全球70%的电动汽车在中国生产,中国电动汽车不仅在产量上占据优势,还在车载技术、成本控制和质量方面优于西方。福特正与中国展开全球竞争,如果输掉这场竞争,福特将没有未来。”
基于这样深刻的认知,让福特不仅成为转型最坚决的企业之一,也成为率先将国内技术和产品反哺全球市场的车企。
出口业务也已成为福特中国的全新增长曲线,2024年全年出口近17万辆,同比增长超60%,2025年上半年延续快速增长,中国作为福特全球生产和出口基地的地位愈发稳固。
得益于国内海外市场的持续稳定输出,尽管外部市场竞争激烈,福特中国2025年第二季度依旧实现了盈利,这也是福特中国连续八个季度盈利,标志着福特在华战略已进入全新阶段:中国不仅是消费市场,更是全球供应链的核心枢纽。
这充分说明,福特中国聚焦核心业务、提升运营效率的战略已初见成效。
“
结语
在智能新能源大潮中,尽管合资发力较晚,但经过过去两年的反思和转型,越来越多品牌已经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福特无疑是代表之一。从整合渠道、拧成一股绳的组织变革,到聚焦“野行”、以场景价值重塑产品矩阵的精准定位;以智趣烈马这样深度融合中国用户需求与福特硬核基因的“新物种”来破局智能新能源市场——福特中国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坚定。
站在30周年这个承前启后的节点上,它已经磨砺出更锋利的战略、更清晰的方向和更贴近市场的产品。福特中国的3.0时代,既是其在华发展史的新篇章,也为合资品牌的未来进化之路,点亮了一盏充满希望的航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