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放弃5000亿资本帝国!袁锋离开舒适圈,豪赌半导体无人区
凌晨三点,绍兴老城区,包子铺还亮着灯,铁皮门一半卷着,老板娘边揉面边骂“我儿子又说不上班了”,外头一辆新能源车吱嘎停下,车里下来了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满脸倦容,一身西装皱巴巴的,手机还在响,他说换城市真麻烦,钱多事也多,这坑熟人都能踩。
广汽那边传来的消息还热乎着,袁锋今年四十,说是扔了广州几千亿的资本江山,行李一打包,直奔绍兴,原来稳稳当当的日子突然一刀切,说走就走,谁都没想到,老同事们拿着杯子在茶水间叨叨,广汽这些年投的那些项目,动不动就几十亿一砸,袁锋人走茶凉,微信群里一下安静了。
有人记得刚接手广汽资本那会儿,规模也就十亿,几年工夫翻到一百亿,再拉三百亿基金,投资路数学美国,盯着新能源、AI,谁火追谁,链主带着干,最后底下八十多个项目,市值拉满五千亿,行业里都说他眼光毒,上市、并购一波接一波,身边人跟着喝汤。
但今年广汽内部人有话说,袁锋走得太突然,谁接盘都得头疼,过去那套“链主 赛道”模式,市场风口说变就变,老同事吐槽:“新来的还想照搬,哪有那么多好项目给你吃”,有的说早些年是信仰投资,押赛道赌命,现在全是付费套餐,收割一茬是一茬,投行圈里都在琢磨,下一个谁能成袁锋。
绍兴这边,芯联集成公司门口停满了新能源车,工地噪音夹着老板喝茶嗓音,袁锋刚来就上手管战略,碳化硅项目要起,芯联资本要搭班子,手底下人说“老板事管得多,节奏快,跟不上容易掉队”,他们吐槽项目会一开三小时,啥都想管,啥都想推,头顶一堆大厂盯着,压力大得很。
说起碳化硅,业内都知道这东西是新能源车的“心脏”,特斯拉早两年就用上了,中国市场六成都被芯联动力拿下,袁锋来了不到一年,拉上上汽、小米、宁德时代、小鹏,全是大玩家,搞资本联动,车企不光投钱,还得一起搞研发,芯联动力项目下去,订单四五年锁了一百亿,内部人说“这活以前没人敢碰,太难啃”。
但底下员工也有意见,天天加班,政策天天变,芯片研发是冷板凳,项目没赚钱,奖金发不出,隔壁老王骂“资本嘴上说陪跑,真亏了谁管你”,但这边芯联动力已经挤进主流供应链,车企新车一搞,芯片方案就得跟着定,产业链拧成绳,老工程师说“现在不拼命就没饭吃”。
投资圈外头的风声也变了,去年一级市场根本不活跃,袁锋却反着干,芯联资本一口气投了十多个项目,地瓜机器人、超聚变、魔法原子,什么火投什么,硬科技、AI、机器人,赛道一片红,行业人说“这就是赌命式打法”,但也有同行骂,十个项目能有一个活就不错,别看数据唬人,真赚钱的没几个。
网上讨论也热闹,有人发帖调侃“袁锋跑路体”,说四十岁还敢跳出舒适圈就是狠,更多人说现在行业套路深,资金流紧,想赚快钱的全被收割,老实人只能熬,投资圈梗都玩烂了,“投硬科技,熬冷板凳”,一边骂风口不好,一边还想进来分杯羹。
说到底,半导体行业以前讲的是情怀,押技术、赌能熬个五年十年不赚钱都没人抱怨,现在流行“付费套餐”,钱到位、项目立,投资人管你死活,行业人说“以前投的是理想,现在全是套路,政策天天喊创新,底下公司能混就混”,《价格法修正草案》上头刚过,大家还在钻空子,资本和产业博弈,谁都不肯让步。
绍兴芯联集成那栋楼,晚上灯亮到十二点,食堂师傅说现在年轻人不下班,老板天天催进度,项目组一批接一批换人,谁顶得住就留下,大厂投资人经常来蹲点,盯着进度表,技术员说“我们不是搞创新,是搞生死时速”,但没办法,赛道就是这样,跑得慢就是被淘汰。
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袁锋这一步到底值不值,老同事说他疯了,新同事说他狠,投资圈外人看热闹,网友骂行业内卷,有人炒冷饭,有人熬热血,大家都在争一口气,行业风向不等人。
普通人要是不想被割韭菜,就得盯紧真本事,别跟风买概念股,别信大厂画的饼,投资有风险,入行要冷静,能多问多看,少交学费,才不会踩坑,才有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