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每年的“金九银十”是汽车行业的销售旺季,回顾今年前三个季度的主流车企销量情况,不得不说多家车企销量目标达成率亮眼,其中新能源的渗透率依旧保持高位运行,而头部车企在销量以及全年的目标完成率上呈现出了明显分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车市“金九银十”的冲刺战中,比亚迪以71%的年度销量目标完成率持续领跑,刚过去的9月更是创下了39.6万辆的给力销量。这份出色成绩单的背后,是其技术迭代、产能布局以及市场响应多方构成的强势竞争力。
为啥说技术迭代是车企销量爆发的核心引擎呢。你看比亚迪在10月掀起的“科技饱和式攻击”便能找到答案。旗下的宋L DM-i车型即将迎来200公里的CLTC纯电续航,以及宋Pro DM-i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则将提升至130公里,从而很大程度破解用户的里程焦虑;而夏Pro这款MPV则有望引入激光雷达,从而实现城市NOA功能;以及唐L系列将首次引入六座版本和腾势N8重构了六座布局来直击现代家庭的刚需等等。当然了,更为关键的是技术层面的快速下放,“天神之眼”智驾系统迭代至BAS 3.0+,依托400万辆智驾车积累的数据库支撑其无图领航功能全国开通,让高端技术下放后成为主力车型标配。
至于产能布局则为车企的规模扩张筑牢根基。比亚迪在国内的9大基地已释放超 600万辆产能,深汕超级工厂月产突破8万台,西安基地年产150万辆保障秦、宋等走量车型供应。海外市场同样发力,乌兹别克斯坦基地年产30万辆,匈牙利工厂将欧洲交付周期从60天压缩至10天。纵观全球超800万辆的规划产能,让“金九银十”的订单消化底气十足。
此外,市场响应速度更显其战术精准。针对旺季需求,比亚迪一周一升级,精准匹配不同消费层级。海外市场同样灵活,譬如新加坡推出了“买车送充电墙盒 + 三年保养”套餐破解用户充电和后续维护的焦虑,另外如欧洲市场方面特别为北欧车型加装了方向盘加热。也难怪有这种用户痛点即时响应的落实能力,使比亚迪在新加坡、欧洲等海外市场积累了极高的用户口碑,并能在销量上连续夺冠。
总的来说,通过技术、产能与市场的三重协同,让比亚迪在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3%的车市中站稳脚跟,也为行业树立了“技术普惠+规模效应”的新标杆,最终咱们期待接下来的四季度车市竞争格局关键期的销量表现吧,验证车企全年经营成色的最终一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