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特斯拉美国官网悄无声息地上线了一款名为“Model Y标准版”的新车型,起售价39,990美元(约合人民币28.5万元)。
相比原有的入门版,价格直降5000美元,但配置清单的“缩水”程度却让市场哗然。从全景天窗到电动座椅,从智能驾驶功能到灯组设计,特斯拉进行了一场近乎“外科手术式”的精简。
外观上,标准版Model Y取消了标志性的前贯穿式灯带和漫反射尾灯,后视镜从电动折叠降级为手动调节,轮毂从19英寸缩小至18英寸。
内饰方面,织物座椅取代仿皮材质,座椅通风/加热功能被取消,后排8英寸触控屏消失,方向盘和后视镜改为手动调节,扬声器数量从15个锐减至7个。
引发争议的是智能驾驶功能的调整。 标准版仅保留“交通感知巡航控制”,移除了“自动转向”功能,这意味着车辆无法实现车道居中保持等核心辅助驾驶能力。 不过,特斯拉仍为车主预留了选装FSD全自动驾驶功能的可能性。
动力系统上,新车采用单电机后驱布局,电池容量从78.4kWh降至69kWh,续航里程从357英里(约574公里)缩减至321英里(约517公里),0-60英里/小时加速时间从5.0秒延长至6.8秒。 快充功率被限制在225kW,略低于高级版的250kW。
资本市场对这款“精简版”车型并不买账。 发布当日,特斯拉股价下跌4.46%,市值蒸发6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30亿元)。 华尔街分析师直言“失望”,认为5000美元的降幅未能达到市场对“激进定价”的期待,且配置缩水幅度过大可能损害品牌溢价。
消费者态度则呈现两极分化。 预算有限的用户认为降价降低了特斯拉的入门门槛,但更多声音质疑其性价比,同价位竞品如福特Mustang Mach-E(起售价36,495美元)标配Co-Pilot 360智驾系统,现代Ioniq 5、雪佛兰Equinox等车型也虎视眈眈。
推出廉价版Model Y的背景十分微妙。 2025年9月30日,美国7500美元的电动汽车联邦税收抵免政策正式到期,而特斯拉三季度49.7万辆的交付纪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策末期的“抢购潮”。
在中国市场,特斯拉同样面临增长瓶颈。 尽管上海工厂9月交付量超9万辆,但Model Y在7月销量同比下滑15.24%,面对小米SU7、理想L6、比亚迪等品牌的围攻,特斯拉不得不通过价格策略维持份额。
马斯克此前坦言:“人们购买意愿很高,但银行账户资金不足”,这番话早已暗示了亲民车型的战略方向。
特斯拉同步推出了标准版Model 3,起售价36,990美元。 两款车型均被视为特斯拉应对市场竞争的“试水之作”,其表现将直接影响未来2.5万美元平价车型的推进节奏。
目前,特斯拉中国官网尚未引入标准版Model Y,国内在售的2025款后驱版起售价仍为26.35万元。 若精简版进入中国,预计价格将下探至23万-24万元区间,但可能进一步缩水配置(如采用更小容量电池)。
然而,这一价位将直面国产电动车的“配置围剿”。 比亚迪宋PLUS EV顶配版售价约21万元,小鹏G7标配激光雷达和座椅通风,智己LS6搭载Orin-X芯片。 特斯拉在品牌力与性价比之间的平衡将面临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