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给我那老捷达做保养,举起来一看底盘,发动机和变速箱接缝处一片油乎乎的。师傅拿布擦了擦,说 “没事,德系车跑够八万公里,这都算正常现象”。旁边正好有辆本田思域在修,也是渗油,车主急得转圈,师傅却催着赶紧换油封。你说这事儿怪不怪?同样是渗油,待遇差这么多?
先得分清啥是渗油啥是漏油,这点很关键。之前我也搞混过,看见油渍就慌。后来跟修理厂师傅聊多了才明白,漏油是能看见油滴下来,机油尺蹭蹭往下掉,那必须立马修,搞不好发动机都得废。渗油不一样,就是接缝处有点湿润,或者积了层油泥,机油量基本没变化,大多是橡胶密封圈老化导致的。
但为啥德系车渗油就 “没事”?我那捷达开了快十年,八万公里刚出头,师傅说这是德系发动机的 “通病”。后来查了点资料才知道,德系车气缸壁是网状的,存机油多,润滑好,但也容易有少量渗出。加上国内总堵车,发动机老低速转,机油消耗本来就大,渗点油反而不新鲜了。我认识个开大众的朋友,他车渗油快两年了,每次保养机油都够,也就懒得管。
日系车就不一样了。前阵子帮同事处理过他的丰田,才七万公里,气门室盖有点渗油,4S 店直接说必须修。一开始我还觉得小题大做,后来师傅解释,日系车气缸壁是平的,密封做得特别严,靠这个保证低扭和省油。这种设计就跟精密仪器似的,一点渗漏都可能是密封系统出问题了,今天渗一点,明天可能就变成漏了。
真不是我夸张,见过更夸张的。有个开本田思域的车主,新车没多久就渗油,4S 店直接要换变速箱总成。虽说那是极端情况,但也能看出来,日系车对密封的要求有多高。不像德系车,设计上就留了点 “余地”,轻微渗油不影响用,反而算正常损耗。
不过也得提醒一句,别看见渗油就不管。得先擦干净油渍,跑几天再看,如果还是薄薄一层,机油尺没变化,德系车确实不用急着修。但要是油渍变厚了,或者摸起来黏糊糊的新鲜机油,那不管啥车都得赶紧处理。还有些油渍其实是换机油时溅上的,黑乎乎一层干泥,那种更不用慌。
我那捷达现在还渗着油,师傅说等啥时候机油消耗快了再换密封圈。反观我同事的丰田,修完之后确实踏实多了,至少不用老惦记着查机油。这事儿吧,就跟吃饭似的,有人爱吃辣有人爱吃甜,车的脾气也不一样。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渗油的情况?是不管它接着开,还是立马就去修了?尤其是开日系车的朋友,轻微渗油真的会赶紧去处理吗?评论区聊聊,让我也涨涨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