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陪发小去提车,他站在 4S 店展厅里抓耳挠腮的样子太真实了 —— 低配版便宜两万多,但屏幕小得像老年机;高配版带一堆花里胡哨的功能,销售说能 “提升生活品质”,可算下来落地价超了预算。
说实话,现在车企的配置表看得人头疼,一堆专业名词堆在一起,好像少个啥都亏。但我这几年帮身边七八个人选过车,摸出个门道:有些配置是真能救命、真能省事儿,有些纯属噱头,花钱买罪受。
第一个必须咬牙上的,是靠谱的驾驶辅助系统。别觉得这是新手专属,我那开了十年车的表哥,去年换车选了带高速辅助功能的版本,跑长途回来跟我说 “像多了个副驾”。不是说要那种能全自动驾驶的,起码得有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跑高速时脚不用一直踩着油门,方向盘也稳当,不容易走神。之前试过朋友的低配车,跑高速三个小时下来,腿都麻了,眼睛也酸得不行。反观现在很多车的基础辅助功能,能覆盖大部分高速场景,长途出行真心轻松不少。
然后是车身稳定系统,这个配置千万别省。我姑夫早年图便宜买了辆没有这功能的二手车,前年冬天在雪地里打滑,差点撞护栏,现在想起来还后怕。现在很多车说是标配,但有些极致低配的车型还在减这个配置,真的太坑了。这东西平时感觉不到存在,可一旦遇到雨天、雪天或者急打方向的情况,能实实在在稳住车身,关键时刻能保命的配置,多花点钱也值。
第三个得看需求但强烈建议有的,是后排出风口。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夏天开车简直是煎熬。我之前开的老车就没有,每次带爸妈出门,前排都冻得慌了,后排还是闷热,我妈总说 “不如坐公交凉快”。后来换车特意选了带后排出风口的,哪怕是最低配加钱选装的,夏天一家人出门才算舒服。别听销售说 “开内循环就行”,实际用起来差远了,后排乘客的体验天差地别。
至于那些花里胡哨的 “智商税” 配置,我能数出一箩筐。比如超大尺寸的中控屏,有的车屏幕比平板还大,看着唬人,实际用起来反光严重,开车时操作还容易分心。还有所谓的 “运动座椅”,看着包裹性强,长时间坐着硬得硌腰,我朋友的车就是,每次开超过一小时就喊腰疼。
对了,全景天窗也是个坑。当初我选车时觉得全景天窗特浪漫,结果用了没几次,夏天晒得要死,得一直开着遮阳帘,冬天还漏风,保养一次还得花不少钱。现在想想,还不如普通小天窗实用,起码不怎么操心。
其实选车就跟买衣服一样,合身比花哨重要。低配车够用,但关键配置不能砍;高配车舒服,但别为了面子买一堆用不上的功能。毕竟车是开好几年的东西,实用、安全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