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刷本地新闻,瞅见漯河一下子列了十来个驾驶人体检的指定点,突然想起楼下张大爷前阵子那通愁眉苦脸的念叨 —— 原来现在老伙计们想考驾照,体检真不是随便找家医院戳个章就行,必须得奔这些指定地方去,不然白忙活。
张大爷今年都 73 了,开春儿就跟我叨叨着想考个 C2 驾照,说以后想带着老伴儿去周边县城赶大集,不用总麻烦儿女。结果三月初兴冲冲揣着医保卡,直接扎进家附近的社区医院,刚说要做驾考体检,人家护士姑娘就摆手:“大爷,咱这儿没这资质,您得去市里指定的点才行。” 他回来跟我学这话时,还拍着大腿叹气:“你说我这脑子,咋就没提前问问呢?白跑一趟不说,还耽误了好几天,本来跟驾校约好报名的,这下又得往后拖。”
不过话说回来,漯河这次公布的体检点倒还挺实在。我特意帮张大爷瞅了眼名单,市区里市民之家二楼就有个自助体检机,听说站进去几分钟就能搞定;郾城那边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召陵的人民医院也都设了专门的窗口,连临颍、舞阳下面的县城都有两三个点。张大爷后来选了市中医院,说离儿子家近,儿子能陪他去 —— 你还别说,那医院体检站的医生还挺耐心,测视力时特意把视力表调亮了点,跟张大爷说:“您别急,慢慢看,看不清咱就换个镜片试试。”
可体检过了也不是万事大吉。张大爷拿着体检报告去驾校报名,才知道 70 岁以上还得先过 “三力测试”。他跟我形容那测试时,手还比划着:“20 分钟答 20 道题,屏幕上一会儿跳个路口图让选方向,一会儿又闪车牌号让记,我这眼神儿本来就有点花,刚看清第一个数字,屏幕就切走了!” 第一次考才得了 58 分,出来时脸都耷拉着,跟教练说:“要不我还是算了吧?” 结果教练倒劝他:“您这精神头比不少年轻人都足,再练练就过了,上周还有个 78 岁的大妈一次就过了呢!”
我之前跟小区门口驾校的王教练聊过,他说现在来学驾照的老人真不少,杭州那边还有 84 岁的大爷天天来练车呢。“就是教起来得格外有耐心,” 王教练笑着说,“有回一个阿姨练倒车入库,方向盘打多了,车差点蹭到桩桶,我刚想开口,阿姨就先摆手:‘教练你别着急,我再想想’—— 你说这时候哪儿还发得了火?只能慢慢跟她讲,转方向盘时多看看后视镜。” 还有次一个大爷记不住换挡顺序,干脆在手上写了 “1-2-3”,练车时偷偷瞅,后来被王教练发现了,也没说他,就帮他编了个顺口溜:“一档起步二档走,三档四档跑高速。”
其实设指定体检机构这事儿,细想也能理解。毕竟开车不是闹着玩的,天津之前有数据说,老年人交通事故死亡率占比不低,身体条件确实得把严点。但张大爷总说:“要是能把体检和‘三力测试’的地方放一块儿就好了,我上次体检完,又打车去车管所做测试,来回折腾了小半天,到家腿都软了。” 还有个麻烦事儿,就是拿到驾照后,每年都得提交一次身体证明,不然驾照可能被注销。杭州有个 76 岁的陈大伯,去年换驾照时又得重考 “三力测试”,考了两次才过,后来特意给车管所写了封信,说:“总算踏实了,以后还能开车带老伴儿去公园遛弯。”
现在小区里想考驾照的老人越来越多,除了张大爷,还有李阿姨、王叔叔,凑一块儿就聊哪家驾校好,哪个体检点人少。他们图啥呀?不就是想自己能掌握方向盘,出门不用等儿女有空,买个菜、看个病也方便。我有时候看着他们拿着笔记本记练车要点,戴着老花镜背交通规则,真觉得挺佩服的 —— 这么大年纪还愿意学新东西,这份心气儿就比不少年轻人强。
要是你们家里也有想考驾照的老人,可得提前帮他们查查当地的指定体检机构,别像张大爷那样走冤枉路。还有啊,体检前一天让老人早点睡,别熬夜,测视力、听力的时候才能更顺溜。对了,要是体检点有自助机器,最好陪着老人一起操作,有的机器步骤多,老人可能不太会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