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就说,现在这车市,太内卷了!”
老王最近在圈内聊天,这话已经成了开场白。不是瞎说,比亚迪副总裁李柯刚在慕尼黑车展上放出大招:中国车市要大洗牌了,约100家车企将被淘汰。甚至她直言,就算最后只剩20家,可能都嫌多!
1
谁特么能扛得住这价格战?
这事儿可不是船夫哥(王传福)家随便放个卫星。咱现在中国大约有130家新能源车企,李柯说要淘汰100家,这不就是一场血洗吗?
为啥会这样?很简单,价格战打得太凶了!
从2023年特斯拉一刀砍下来,比亚迪马上跟进推”冠军版”杀进10万以内,再到吉利、零跑、埃安全都跟着降,有的车型直接腰斩!就这么个卷法,汽车制造业利润率才4.3%,比丰田的10%低得多。卷成这德行,能活下来就怪了!
我看了乘联会数据,车市前十大厂商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59%蹭蹭涨到现在65%左右,头部效应太明显了。不光老王这么看,圈内基本达成共识:
2
这是真正的生死局
别以为只有小厂遭殃,比亚迪这种大佬同样压力山大。花旗银行刚刚大幅下调了比亚迪未来三年销量预期,比亚迪第二季度业绩多年来首次低于预期,毛利率也在下滑。
现在中央指导组已经开始整治新能源车行业的非理性竞争,还强制要求车企60天内必须向供应商付款,这一下就把比亚迪平均付款时间缩短了一半多。以前拖供应商的账款周转现金流的招数不好使了!
那比亚迪怎么办?李柯说得很直白,转战海外!比亚迪原本定的2025年80万辆出口目标,前7个月就已经突破54万辆了,全年目标妥妥提前完成。而且已经在欧洲匈牙利建厂,就是要把战场拉出去!
3
为啥会洗牌?谁能活下来?
这事儿说白了就四个字:产能过剩!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都出来说了,价格战就是因为国内车市供给太多,需求增长却慢了。这么个内卷法,利润率一路下滑,根本没钱投入核心技术,甚至有供应商为了省钱在材料上动歪脑筋,产品质量都难保证。
那谁能活下来?
我琢磨着,未来能站住脚的车企,得具备四个硬实力:
1. 真材实料的技术底子
2. 能唤起消费者共鸣的品牌力
3. 铁一般的成本控制能力
4. 敢打敢拼的全球化视野
说真的,眼下这一百多家车企里,能同时满足这四条的有几家?三指头都数得过来吧!
4
老王有话说
这场淘汰赛,对消费者其实是好事。以前一大堆杂牌车,质量参差不齐,现在市场会逼着车企做精品,不然就得死!
而且,传统车企和新势力会有更多合作,像吉利和小米这种强强联手,共同塑造未来智能汽车新格局。
淘汰赛已经打响了,兄弟们。这一仗,到底谁能活下来?咱们拭目以待!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