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陪发小去车管所年检,那叫一个闹心。他去年刚给车贴的深色膜,当时老板说 “隐私性拉满,隔热效果绝了”,结果检测员拿个仪器往玻璃上一贴,眉头立马皱起来:“前挡才六十多,侧挡刚过四十,这膜得撕了重贴。”
发小当场就急了,那膜花了小两千块呢。说实话,我以前也觉得贴膜就得选最深的,夏天能挡太阳,还能防路人瞎看。直到后来才知道,这事儿根本不是 “越黑越好”。
车管所的老熟人偷偷跟我们说,今年光嘉兴这边,前几个月就有四百多辆面包车栽在贴膜上。不是说不让贴,是有硬规矩的 —— 前挡风玻璃透光率得够七成,就是大于等于 70%,侧挡那些得够五成,也就是 50% 以上。你别说,这数儿我记了好几遍才记住。
为啥卡这么严?那天旁边有个老交警唠起来,说深色膜特影响视线。尤其晚上或者阴雨天,本来光线就差,贴了深膜更看不清路边的行人和自行车,太容易出事。还有那种镜面反光的膜,更坑人,太阳一照能晃得对向车司机睁不开眼,这不纯纯找撞嘛。
发小当时还嘴硬,说 “我开车技术好,不怕这个”。结果检测员让他坐进车里试试,从驾驶位看外后视镜,确实模模糊糊的,跟隔了层毛玻璃似的。现在想想,以前坐他车晚上过隧道,总觉得他打方向盘特犹豫,估计那时候视线就受影响了。
撕膜的时候更心疼,师傅用刀片一点点刮,玻璃上全是胶印,还得另外花钱除胶。旁边有个面包车车主更惨,他那膜贴了三年,说是为了拉货方便 “遮人眼目”,结果不光膜得撕,还被交警查了半天是否改装。
其实选膜真有门道。我记得之前问过懂行的朋友,说别信商家瞎忽悠 “全遮光”,正规的膜比如那种叫啥晶锐的,透光率够数还能隔热。关键是贴完最好让商家出示检测数据,别等年检才发现问题。
对了,还有个坑得提醒大伙。有些代办说花点钱能 “包过”,千万别信。上次我邻居就被坑了,钱花了膜没换,结果下次年检还是没过,白扔好几百。检测员说现在仪器都特灵敏,贴没贴合格膜一测就准。
撕完膜发小特郁闷,说早知道当初选浅一点的。其实不光是私家车,那些客车、校车要求更严,所有车窗都得够五成透光率,就是为了安全。毕竟开车这事儿,视线清楚比啥都重要。
现在我那车贴的是透光率七十多的膜,夏天也没觉得多晒,晚上开车视野敞亮多了。真的,真不是我夸张,选膜这事儿千万别图一时好看,记住前挡七成、侧挡五成这俩数,准没错。不然花了冤枉钱不说,还得折腾来回撕膜,太不值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