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陪发小去二手市场卖他的比亚迪,那叫一个憋屈。车才开两年,电池续航掉了快三成,本想靠 “终身质保” 撑撑价,结果车贩翻出说明书冷笑:“你瞅瞅这行小字,首任车主才保,过户就作废。” 最后车价直接砍了三万,发小气得直骂 “套路太深”。
说实话,现在新能源车卖得火,街上十辆里得有五辆是绿牌。但这 “三电质保” 的水,比想象中深多了。我去年帮亲戚看车时就发现,不少品牌宣传页大写 “终身质保”,细则里却藏着一堆限制,“首任车主” 这四个字简直是万能挡箭牌。
之前刷到个威马车主的吐槽更绝。车开三年电池出问题,找 4S 店才发现厂家早倒了,别说质保,连配件都找不到。他拉着车友去拆展车零件,那场面看着都心酸。你说这要是买了能过户质保的品牌,至于这么被动吗?
其实不止威马,比亚迪、奇瑞这些牌子都踩过类似的坑。有车主换了颗非原厂螺丝,就被取消质保资格;还有人撞了下底盘,电池维修报价比车还贵,想走质保却被拒,理由是 “发生重大事故”。这些条款写得比蚂蚁还小,销售根本不会主动提。
我记得去年帮同事研究 2025 新国标车型时,特意对比过质保政策。发现有些品牌悄悄改了规则,比如绿源的液冷电机敢保十年,还不限车主,这点就比藏着掖着的强。但多数品牌还是老样子,把 “首任车主” 当紧箍咒,摆明了不想管二手车主的死活。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那数据我没记太准,反正破产车企留下的车主得有十几万,这些人的车基本成了 “孤儿车”。你说买车哪能开一辈子?万一以后想换车,这质保不能继承,车价得跌多少?
真不是我危言耸听,前阵子有欧拉车主电池被排水盖板刮破,维修费要十万,快赶上买车钱了。要是他买的是不限车主的品牌,哪怕二手接手的,也能省笔大钱。现在想想,那些宣传 “终身质保” 却不提车主限制的,纯属耍流氓。
2025 新国标都实施了,电池安全标准提那么高,质保政策倒跟不上。我建议大家选车时别光听销售吹,直接翻最后一页找 “质保条件”,看见 “首任车主” 四个字就赶紧走。像那些敢明确写 “不限过户次数” 的品牌,才是真的有底气。
上次在充电桩碰到个大哥,他的车过户三次了,电池衰减到 70% 还能免费换。一聊才知道买的是支持跨车主质保的牌子,这待遇简直是新能源车圈的清流。你说同样是买车,为啥有人能省几万维修费,有人就得自认倒霉?
说到底,车企要是真想长久,别在质保上玩文字游戏。现在消费者也不傻,你藏着掖着,口碑早晚崩。2025 年买车,记住把 “是否限首任车主” 当硬性指标,不然哪天想换车,哭都没地方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