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去洗车,店员又凑过来推销:“哥,给轮胎打个蜡呗?防老化还亮堂,也就几十块。” 我直接摆手,想起去年花这冤枉钱的事儿就心疼。那时候刚买车,总觉得轮胎也得 “精装修”,连着三个月每次洗车都打蜡,结果呢?一场雨下来全打回原形,轮胎该有裂纹的地方照样裂,纯粹是花钱买个心理安慰。
说实话,轮胎这东西真没那么娇贵。我问过开汽修厂的发小,他跟我说轮胎蜡这玩意儿,本质就是给轮胎涂了层鞋油,看着光鲜,实则一点用没有。之前有回我特意做了个试验,四条轮胎两条打蜡两条不打,过了俩月一看,老化程度压根没区别。后来查了点资料才知道,轮胎蜡只涂在胎侧,胎面和内侧都不涂,真能防老化才怪呢。
而且这玩意儿特鸡肋。遇上下雨天,雨水一冲就没影了;要是开段土路,那层蜡反而特粘灰,轮胎脏得更快。我那发小还说,他见过有人为了保持效果,每周都去打蜡,一年下来花的钱都能买条新轮胎了,你说这图啥?
真正能让轮胎续命的,其实是俩特简单的事儿,我自己亲测过,确实管用。
第一个就是查胎压,这事儿比啥都重要。去年冬天我总觉得车开着费劲,油耗还高,去检查才发现胎压低得离谱,俩前轮都不到 2.0 了。发小跟我说,胎压太低轮胎两边磨得快,太高了中间就磨秃了,长期这样不仅费轮胎,还不安全。现在我每月都自己测一回,就照着车门上标的标准来,大概 2.5 左右就行。有次跑高速前发现胎压不对,调完之后明显感觉车稳多了,心里也踏实。
第二个必须做的是轮胎换位,这步好多人都忽略了。咱大部分车都是前驱,前轮又要承重又要转向,磨损肯定比后轮快。我之前的车开了一万多公里,前轮花纹都快平了,后轮还跟新的似的。后来发小给我换了位置,还做了动平衡,又开了两万多公里才换轮胎。他说一般前驱车型八千公里就得换一回,四驱的六千公里就得换,要是等磨损太厉害了再换,反而容易跑偏。对了,换位得保证四条轮胎一样,要是换过不同牌子的胎,可千万别瞎换。
说到这儿想起个事儿,之前有个邻居,轮胎都开了快十万公里了还不换,说看着没裂纹。结果某天在高速上爆胎了,幸好没出大事。发小说就算轮胎看着还行,用够五六年也得换,橡胶老化了弹性就没了,太危险。我现在看轮胎都先找侧面的生产日期,超过三年的新胎我都不买。
其实养轮胎真不用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就记住这两点:定期查胎压,按时换位置。我那老车就这么养的,比同款车的轮胎多开了快两万公里,省下的钱买排骨不香吗?
哦对了,还有人担心宠物尿腐蚀轮胎,我之前也犯愁过。后来试了把樟脑丸踩碎撒在轮胎边,还真管用,现在基本没猫再往那儿撒尿了。不过这都是小事,跟胎压和换位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现在洗车店再推销轮胎蜡,我都直接跟人说:“省省吧,不如帮我测测胎压实在。” 真不是抠门,实在是没必要把钱花在没用的地方。轮胎是车的脚,把基础保养做好比啥都强,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