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与英特尔,一个是GPU领导厂商,一个是CPU领导者。如今这两大芯片巨头牵手走在一起,将投资50亿美元购入英特尔普通股。
图片来自英伟达公众号
受这一劲爆消息影响,英特尔的股价一度涨幅高达30%,最终收涨22%,一夜间市值增加264亿美元,市值飙升至1427亿美元;英伟达在当天上涨3.49%,市值高达4.28万亿美元。
英伟达将和英特尔共同开发多代定制化的数据中心和个人计算产品。其中,双方通过NVIDIA NVLink 技术实现架构无缝互连 —— 融合英伟达在 AI与加速计算领域的优势,以及英特尔先进的 CPU 技术与 x86 生态,为客户提供前沿解决方案。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表示,英特尔先进的数据中心和客户端计算平台,结合我们在制程技术、制造及先进封装领域的实力,将与英伟达在AI和加速计算领域的优势形成互补,共同推动行业实现新的突破。
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AI 正在推动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并重塑计算堆栈的每一层 —— 从芯片到系统再到软件。这场变革的核心是 NVIDIA的 CUDA架构。此次历史性的合作将英伟达的AI和加速计算堆栈与英特尔的CPU和庞大的x86生态紧密结合,实现了两大先进平台的融合。”
知名分析师郭明錤发文表示,英伟达与英特尔合作有望定义AI PC并加速其发展。对英伟达而言,自行开发Windows on ARM处理器的不确定性高;对英特尔而言,要在GPU领域快速提升竞争力难度高。两者合作(CPU+GPU)可望在PC生态中形成强综效与优势。
服务器方面,英特尔拥有x86服务器企业客户与充足资源;英伟达具备技术优势,若双方高度整合技术与销售优势,将有机会显著受惠于庞大的潜在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过去十年间,英特尔在半导体行业的地位遭遇严峻挑战,尤其在人工智能时代,英特尔困难重重,陷入被动困局。因落后于竞争对手,使得经营低迷不振。其中AI芯片领域的落后对整体经营形成挑战。
2025年第二季度,英特尔营收129亿美元,虽然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仍录得29亿美元的净亏损,较去年同期16亿美元的亏损扩大81%。尽管英特尔的CPU目前仍然占据PC主导地位,其高性能CPU仍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随着AMD、ARM来势凶猛,带来巨大竞争压力。特别是身处生成式AI时代,英特尔显得力不从心。
面对持续恶化的财务状况,新任CEO陈立武正以激进手段推动转型。其中,启动大规模重组计划,预计到今年年底的员工将降至大约7.5万名,意味着下半年削减员工数量超2万人。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起,英特尔就一直在削减员工。
生成式AI时代,重塑全球科技格局,英特尔正经历着创立57年来最严峻的战略困境,在AI算力竞赛中陷入被动困局。在AI芯片领域缺乏强劲的竞争力产品,暴露出这个曾定义摩尔定律的企业,正陷入创新者窘境。
最后,自2022年底OpenAI推出ChatGPT后,驱动人工智能进入生成式AI时代。同时,生成式AI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半导体行业格局正经历深刻重构,并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且各界对AI芯片需求旺盛,从而使得人工智能芯片的市场规模正处于快速增长之中。
身处变革前沿的英伟达,在众多领域的AI应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断推出新的GPU产品和技术,以满足市场对AI算力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成功抓住了AI大模型市场机遇,营收、净利润、市值等均实现了快速增长,是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
谁也未曾料想到,为游戏而生的英伟达的GPU,到如今则是全球科技发展的核心力量。而英特尔则处在风雨飘摇的艰难时期,在人工智能市场黯然失色许多。随着英伟达50亿美元入股,让这家深陷困境的芯片巨头有望扭转颓势,重获新生,并有望挑战台积电的代工主导地位。
杨剑勇,福布斯中国撰稿人,表达观点仅代表个人。致力于深度解读人工智能、AI大模型、物联网、云服务和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
上一篇:原创 哪吒重整:在债务与希望之间
下一篇:吴迎秋:岚图值得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