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 Mobility Intelligence Dialogue ”系列活动——上海站在上海前滩香格里拉酒店举办,标普全球汽车分析师与汽车产业相关企业嘉宾从“新时代下的汽车行业转型”等十几个主题分享研究成果和展开讨论,标普全球汽车分析师判断,全球汽车市场2028年将达到1%的稳定增长,中国汽车市场在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退出后,会遭遇负增长,2028年将有3%负增长。标普全球汽车建议,海外市场业务扩张助力中国本土车企重获增长动力。预计到2035年,中国企业可开拓出一个近千万辆级的海外市场。
标普全球汽车大中华区汽车分析联合总监陶杲发表主题为《全球化愿景与本土化现实-新形势下汽车产业的战略调整》的演讲,他认为,2025年全球汽车市场会回到稳定产销增长状态,至2028年全球将达到1%的稳定增长,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达11%,而销售额同比增长只有0.8%,价格竞争导致企业销售额增加不明显,进而导致企业利润率受影响。同时,目前,中国汽车市场面临本地需求不足,产能利用率仅有50%左右,何时走出价格战困境等诸多问题,在消费停滞与产能过度投资背景下,解决办法只有依赖出口,海外市场业务扩张将助力中国本土车企重获增长动力。
陶杲介绍,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仍是产大于销,新增库存达50万辆,根据标普全球汽车的统计,2025年整个中国车企产能利用率仅50%左右,当本地的需求量不足,就要依赖出口。目前依赖出口保持增长的趋势不可持续,中国企业应到海外市场扎根生产,带动当地产业链,以保证整体中国企业顺利出海。
他预计,至2035年,中国企业将开拓出一个近千万辆级的海外市场。其中,东南亚地区作为第一大海外市场,产能界时将达到200万辆。第二就是欧洲市场,中国汽车企业除在俄罗斯设厂外,还应进一步拓展到欧洲的其他的地区,另外还有南美市场。预计到2035年,海外产能接近400万或者500万辆,另外,出口保持在400万辆至500万辆。目前,出口有100万辆左右在俄罗斯,由于俄罗斯市场趋于饱和,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限制中国的出口,将导致中国企业出口目的地势必要发生转变,应该考虑从俄罗斯转向其他潜力市场,如中东地区、非洲地区甚至澳大利亚。
据了解,此次大会嘉宾演讲主题除“新时代下的汽车行业转型”外,还有“大中华区汽车行业展望——现状更新、风险与机遇”,“新能源终局”,“中国新能源汽车(NEV)市场近期趋势与未来展望”,“中国中重型卡车生产展望:抢占下一战场”,“电动推进技术展望与市场趋势”,对话主题有“中国及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xEV电池和充电格局”,“从财务数据中解析汽车企业的竞争策略”,专题讨论有“汽车行业的未来之路”、“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驾驶”、“大中华区及全球范围内的软件定义车辆(SDV)”等。
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未来趋势,标普全球汽车中国轻型车销售预测副总监林怀滨在接受专访时表示,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率预计将达7%,明年持平。在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2028年完全退出后,预计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同比会出现3%负增长。
据悉,标普全球汽车是全球领先的汽车洞察、数据和咨询服务公司,Mobility Intelligence Dialogue活动已举办多年,近年来,为更贴近用户,该活动一年内在多个城市举办,今年系列活动于9月在上海、北京、广州陆续开展,届时将有超 250 多位汽车行业(含协会、主机厂、供应商)领域的领导、主管产品及市场规划和战略的资深代表参与会议。未来,该活动将深入到更多中国企业集中的城市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