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晚,长安汽车在2025年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期间,正式发布其智能化品牌“新长安·新安全——天枢智能”。在汽车行业智能化竞争的下半场,长安汽车以“新央企”的身份首次举办技术发布会,“天枢智能”对于长安意义非凡。
汽车行业智能化是大势所趋,在智能化飞速发展的同时,汽车行业也迎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对待当下智能化快速发展和汽车安全之间的矛盾,成为了所有汽车企业的一项重大挑战。在竞争加剧的状态下让智能化优先上车,是绝大多数企业的选择,但这会让用户、车辆、法规甚至任何交通参与者,都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
有的企业提出“安全是最大的豪华”,这句话讲的非常好,很动听,但这只是把安全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并不是当道第一重要的位置,因为“豪华”对于汽车来说本来就不是必需品。笔者认为安全必须作为汽车研发和设计的基础,是汽车豪华、舒适、动力强劲、智能等所有层面的第一要素。
基于长安汽车世界一流的安全基建及行业领先的智能化技术,搭建起“眼明-脑灵-腿快”的关键核心技术平台,主要围绕驾驶辅助、座舱、底盘三个领域,树立智能出行新安全标杆。在发布会上,中国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掷地有声地宣布:“我们智能化只办三件事:安全、安全、还是安全!”
长安显然是把安全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长安的愿景是把“安全回家”这四个字写进万家灯火,这就是长安“天枢智能”发布的意义。
伴随科技的快速发展,安全风险正在从传统硬件风险向复杂的软件系统风险不断演变,而安全则是智能化的目标和底线。作为造车“国家队”,安全是长安价值观的本色,造车41年始终坚守“安全”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新长安·新安全——天枢智能”不仅是技术品牌,更是一场智能新安全革新的宣言。长安汽车通过端到端交互式领航辅助、多模态AI大模型、分布式电驱、线控底盘等62项关键核心技术,围绕驾驶辅助、座舱、底盘三大领域,实现96个功能场景,其中8项为行业首发。
第一、驾驶辅助:让用户放心用。在驾驶辅助安全层面,从“条条规则”到“灵活应变”:长安自主研发了端到端交互式领航辅助,可对风险场景的实时识别,像老司机一样预判性驾驶,做到未雨绸缪,还具有主动的人车交互,快速不停地训练迭代;而交互式领航辅助,通过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可以像人一样“读懂”环境。
在人驾安全层面,从“被动防护”到“主动出击”:如面对“黑夜+远光灯+行人横穿”的高危场景,“天枢智能”通过黑夜逆光AEB技术穿透眩光,比人眼早两秒刹停;而在高速公路上遇到“消失的前车”,增强型AES技术可在0.1秒内精准协同转向与扭矩分配,即便120km/h时速下也稳如磐石。此外,还能适应多种场景的主动安全,如防误踩紧急制动、泊车防磕、主动加速防追尾等。
天枢座舱:让用户舒心享。以人性化科技打造移动健康安全的“家”。长安是最早布局人车关系研究,最早建立专业人因工程实验室的车企,从感知、响应到互动,构筑起了类人超人的智能化安全体系。
第三、天枢底盘:让用户安心行。通过三向六域等技术,打造“识险,避险、脱险”三大能力。识险:行业首发轮胎全状态监控功能,以及针对磕碰引起的电池过热,开发弹性波AI识别技术,精准定位到25毫米。避险:针对雨天湿滑路面,开发了多模态附着极限感知、动态扭矩管理、横摆矢量控制等,有效减少打滑幅度超60%;行业首创的主动横风稳定系统,面对十级横风,车速120km/h车身偏移仅0.4米,行业第一。脱险:首搭分布式电驱,实现225km/h极速下爆胎不失控,避险车速指标行业第一。
面对新一轮产业革命,长安汽车坚定推进新能源“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枢”、全球化“海纳百川”三大计划,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起“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三大全球数智新能源汽车品牌,形成了“六国十地”全球协同研发布局,2.4万技术研发团队。
同时,长安汽车也同步横向拓展科技生态,到2028年量产下线人形汽车机器人,2030年后逐步向家庭服务机器人拓展;2026年力争实现首款载人飞行汽车产品发布,2028年实现量产交付,2035年构建低空产业生态体系,打造千亿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