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立下军令状:年底双月冲击十万辆交付大关
当这个数字从发布会上蹦出来时,整个汽车圈炸开了锅。\"两个月十万台?这可是均价30万 的国产高端车型,真当是菜市场批发生意?\"质疑声此起彼伏。但商界铁律告诉我们,敢放卫星的企业要么是狂妄自大,要么就是手握王牌。今天我们就来抽丝剥茧,看看这究竟是豪言壮语还是胸有成竹。
翻看销售曲线,去年12月其月销刚触及4.9万辆峰值,今年7月又回落至4.7万辆水平。此时突然喊出月销五万、双月十万的目标,乍听确实像痴人说梦。但深究产品矩阵就会发现玄机:问界M8持续领跑40万级市场,月销两万已成常态;问界M9自去年力压宝马X5后,月均销量始终维持在万台以上。更关键的是,全新问界M7手握十余万张待交付订单,只要供应链不\"掉链子\",单这一款车型就能带来两万辆的月度增量。
或许有人会反驳:\"汽车制造不是儿戏,供应链危机说来就来\"。此话不假,但鸿蒙智行早已布下双重保障。智界R7依托奇瑞成熟制造体系,享界S9系列搭载华为最新智驾方案,目前合计月销虽仅万余台,但别忘了年底车市的黄金定律——经销商囤货、促销加码、产线满负荷运转下,这两大系列实现销量翻番并非天方夜谭。更不必说尊界S800这类商务市场\"隐形冠军\",两千台的月销数据看似平淡,但80万的均价带来的利润空间,足以让传统豪华品牌坐立不安。
质疑者不妨算笔明细账:问界五款车型保底五万台,智界双车冲击两万,享界组合贡献一万五,剩余缺口由尊界等新品填补,十万目标确有达成可能。这正体现了鸿蒙智行的精明布局——构建起覆盖走量车型、旗舰产品和高端试水的金字塔阵型。这种策略看似激进,实则是将传统豪强BBA的玩法进行新能源化改造,通过全价位覆盖抵御市场风险。
值得玩味的是2025年底这个时间节点的选择。观察奔驰、宝马4S店现状便知端倪:GLC终端降价八万,X5狂甩十万优惠仍门可罗雀。并非消费者不再青睐豪华车,而是同等预算下,鸿蒙智行能提供高阶智驾、宁德时代电池组和持续进化的鸿蒙座舱。这恰似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的历史重演。行业内部测算显示,按当前增速,2026年其总销量或将超越BBA之和,届时讨论焦点将不再是\"能否达成目标\",而是\"是否需要控制产能\"。
回到核心问题:双月十万是否可行?从订单储备与产能规划看确有胜算。但汽车市场向来以结果论英雄。若冲刺成功,中国豪车格局将彻底改写;若功亏一篑,\"PPT造车\"的质疑必将卷土重来。但无论如何,当数字定格在九万九或是十万零一之时,鸿蒙智行已经完成了一项壮举——证明豪华车市场的话语权,不再专属那些百年品牌。
这场豪赌究竟能否兑现?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