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张家栋 编辑/高莘)
据《汽车新闻》9月1日报道,近日,包含本田、日产、三菱在内的多家日系车企,正在全面扩大产品攻势。
日产汽车官网
该报道称,由于今年一季度本田和日产之间的合并告吹,两家公司正在分别规划各自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日产的合作伙伴三菱预计到2031年初其在美国的产品矩阵将增加近一倍。
其中,本田与其旗下高端品牌讴歌正在全力进军混合动力(HEV)产品。本田计划9月在美国推出停产25年的经典轿跑Prelude车型,该车型将搭载油电混合动力系统,也将是本田目前产品线中售价最高的车型之一,通过这款混动产品,本田将展示其对驾驶乐趣的新诠释。
本田0系概念车 汽车新闻
今年年初,本田还在CES展会上首次展示其0系列纯电汽车的原型车,其中一款电动跨界车和轿车都将于明年首次亮相。本田美国公司可持续发展和业务发展部门副总裁杰伊·约瑟夫(Jay Joseph)彼时表示,“我们相信,从长远来看,电气化对个人出行最有利,但如何实现 100% 的纯电动汽车普及率,将取决于客户需求和市场条件。”
讴歌RDX 讴歌官网
讴歌则表示计划在其产品线中增加混合动力车型,虽然该品牌尚未公布将在哪款车型上率先搭载混合动力系统,但据外媒推测,在北美畅销的讴歌RDX以及最新推出的RSX跨界车型,都有望成为讴歌混动技术的首选项。除此之外,讴歌还计划在2029年推出ADX小型跨界车的电动化替代品。
不止于本田,目前在全球市场陷入销量与财务困境的日产也计划推出多款混合动力车型,以扭转主销市场不断下滑的局面。日产品牌表示,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推出 Rogue(奇骏)、Pathfinder(探陆)以及Frontier的电动化车型。
郑州日产Frontier出当年皮卡 日产汽车官网
今年上海车展上,由郑州日产打造的Frontier纯电皮卡车型已经率先发布。面向北美市场,日产则计划到2027年春季向美国和加拿大交付近20款全新和升级车型。
在日产的上诉产品规划中,近90%的车型都将添加电动化版本,保留燃油动力的车型也将提供混动车型以供选择。
下一代日产Rogue 日产汽车官网
其中,日产主销产品均提供多种动力形式,例如下一代Rogue将采用汽油发动机和e-Power混合动力两种动力形式,Pathfinder也将在下一代车型中采用并联混合动力技术。
对于混动化的新方向,日产美洲区董事长克里斯蒂安·穆尼尔(Christian Meunier)今年表示:“电动汽车市场正在萎缩。我们必须面对现实。”
与日产共享平台的英菲尼迪,也将同步进行电动化转型。该品牌在今年4月表示,预计2027年将打造与Rogue下一代车型同平台的跨界车型,该车型或将搭载日产第三代e-Power 系列混合动力技术,并可选配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未来十年三菱的电动矩阵 三菱汽车官网
作为日产的战略合作伙伴,三菱在本轮日系车企的电动化变革周期中显得更为激进。除了前文提到将在2031年将其在美汽车产量扩大一倍外,该公司还将对其长期以燃油驱动的四款车型进行改造,推出内燃机、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池驱动的车型。
在未来产品规划中,三菱不仅将共享日产的CMF-EV纯电平台,还将在未来十年推出一款电动紧凑型跨界车和一款运动型乘用车。三菱汽车称,其下一代汽车平台将支持多种动力系统,令产品线能够灵活地响应市场需求。
2026款欧蓝德PHEV 三菱汽车官网
在此之前,三菱还将针对旗下主销车型进行先期的电动化改造,如在2026年推出首款搭载轻混系统以及拥有插电式混动系统的Outlander(欧蓝德)车型,明年末,该品牌还将推出一款越野版混动车型。
整体来看,日系车企的集体混动化转型并非偶然,面对强劲的增长势头、新兴车企的迅猛发展以及美国政府极具不确定性的经贸政策,全球各大车企都在调整发展战略。
据IEA(国际能源组织)此前发布的世界电动汽车预测报告,2025年全球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新车销量将比去年增长25%,达到1700万辆,每4辆新车中就有1辆是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该机构还预测,到2030年,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将增至占总销量的40%以上。仅今年1—4月,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同比增加35%。
而日系车企却因过去对市场电动化的嗤之以鼻,致使自身发展缓慢,从而措施第一轮全球车市的电动化浪潮。
在日系车企中,除丰田坚持燃油、混动、氢能、燃料电池、电动等全动力战略外,本田与日产虽然不乏混动技术积累,却始终局限在自主发展的道路上,并未真正与市场需求进行紧密结合。这种做法也导致日产在华虽然推出了e-Power增程技术,却落后于中国市场的插电式混动产品,主打纯电的Ariya车型也毫无成本与技术优势,而在美国市场,日产则拘泥于燃油车,从而错失去年该市场混动需求爆发的机遇。
从今年3月的市场数据来看,日本纯电车型的市占率仅为1.56%,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差近十倍。直到今年,在全球销量严重下滑之后,本田、日产等车企才开始加大投入,并开启对于智能电动化技术的研发。
但另一方面,由于全球纯电动市场的萎缩,除中国市场外的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均开始密集调整其电动化战略部署。以奔驰、宝马为首的德系车企,先后宣布将调整电动化目标,转而采取“燃油与电动车长期共存”的策略。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来源于全球多数市场的电动车销量增速放缓,混动车型需求上升;另一方面则源于纯电转型的高研发投入下,车企的财务状况受损严重。
对于从今年开始才对电动化补课的日系车企来说,面对全球销量的下滑,在利润已经大幅受损甚至由盈转亏的前提下,其也必须考虑在电动化领域的投入与回报这一严峻的生存问题。
业内专家指出,一方面,在电动车普遍面临盈利挑战的背景下,过早、过快地收缩成熟的燃油车业务,将直接削弱企业的整体财务稳健性和长期投资能力;另一方面,跨国车企认识到纯电动车的市场普及速度低于此前预期,因此重新将混合动力视为重要的过渡性技术路线,以满足全球不同市场、不同消费群体的多元化需求。
本田汽车社长三部敏宏也解释称:“鉴于汽车产业变革加速、电动车市场增速未达预期,以及主要海外市场环保政策动态调整,企业必须建立更具适应性的发展框架。”
从这一角度来看,本田、日产、三菱等主流日系车企的混动化转型,正是“亡羊补牢”的第一步。但长远来看,在电动化发展更为迅猛的中国市场,日系车企基于全球市场打造的混动产品,依然与头部厂商存在差距,而日系车企想要真正在未来继续坐稳全球主流汽车制造商的交椅,仅依赖海外市场的混动转型,恐怕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