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中,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的一席坦诚之言,为外界提供了深入理解这家新能源车企现状的窗口。他指出,约有30%至40%的潜在消费者因担忧公司存亡而持币观望,而盈利将是打破这一谣言的关键。
蔚来的这份财报,无疑描绘了一幅充满矛盾的图景。一方面,业务层面的数据彰显出蓬勃的增长动力。第二季度,蔚来交付量突破7.2万辆,环比增长超过七成,乐道L90与全新ES8等车型在市场上广受好评,为公司三季度交付量再创新高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蔚来正加速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然而,财报的另一面却透露出严峻的财务压力。上半年,蔚来累计亏损超过117亿元,股东权益甚至呈现负值。这一现状与其销量增长的势头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凸显出李斌提出的“第四季度实现盈利”目标的紧迫性。这不仅仅关乎公司的发展期望,更是对市场疑虑的直接回应。
蔚来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销量的大幅提升,离不开其高效的市场策略和灵活的产品布局。多品牌战略的落地,尤其是乐道与萤火虫品牌的加入,显著拓宽了蔚来的用户基础。乐道L90的成功,更是得益于蔚来多年构建的补能网络,使得“租电卖车”及“大车扛小电池”方案成为可能。而全新ES8则通过强调豪华感与亲民价格的结合,进一步放大了市场对蔚来的期待。
在成本控制方面,蔚来也取得了显著进展。NT3.0平台的引入,使得自研芯片、高压架构等核心技术得以在多款车型上共享,有效降低了研发成本。第二季度,蔚来的研发和销售管理费用均得到有效控制,调整后净亏损环比收窄超过三成,这标志着公司正逐步从理想主义者向注重投入产出比的运营者转变。
然而,尽管业务层面取得了诸多进展,蔚来的财务状况依然令人担忧。资产负债表上的负股东权益,不仅反映了公司财务结构的脆弱性,也加剧了市场对蔚来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这种压力不仅影响资本市场的信心,还可能微妙地波及供应链伙伴及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因此,蔚来第四季度能否实现盈利,已不仅仅是一个经营层面的问题。它更像是一场考试,考验着蔚来商业模式的自我造血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只有真正实现了盈利,才能彻底打消外界的疑虑,为蔚来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追求盈利的同时,蔚来也面临着品牌价格体系重塑的挑战。全新ES8等车型的成功,虽然赢得了市场青睐,但也拉低了蔚来旗舰产品的价格锚点。这对蔚来未来的品牌定位及盈利能力构成了潜在威胁。如何平衡新旧产品周期的管理,成为蔚来亟需解决的问题。
对此,蔚来已展现出一定的策略智慧。例如,通过发放各种权益来变相降价,以维持走量车型的竞争力;同时,聚焦高毛利的豪华中大型SUV市场,推出更多新车型以延续增长势头。这些举措,无疑都是蔚来为应对生存压力而做出的艰难取舍。
李斌的坦诚之言,以及蔚来在市场上的实际行动,都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蔚来正全力以赴,以盈利为目标,努力打消潜在用户的疑虑。而能否在第四季度交出满意的答卷,将直接决定蔚来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