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终于闯出一条血路,赚到钱了!具体是多少呢?3000万!单看数字,好像不算惊人,但对零跑来说,这一刻意义非凡。要知道,去年同一时间,它还在巨亏——22个亿!而如今,这笔巨额亏损被彻底抹平,还反手多了3000万净利润。这就像当年阿里巴巴首次实现盈利1块钱一样,标志着零跑在新能源汽车的残酷淘汰赛中,硬是活了下来。
在新势力造车阵营里,零跑已经成为第三家实现盈利的公司。排在它前面的,是理想和赛力斯。不过赛力斯严格意义上算不上完全的新势力,它是传统车厂“东风小康”换了名字。如果把它排除在外,那零跑就是继理想之后,第二家成功“上岸”的纯粹新势力车企。那么问题来了:零跑凭什么能抢先突围?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销量起飞了。刚过去的7月份,零跑的单月销量首次突破5万辆,创造历史新纪录。此前业内普遍认为,新势力车企想要扭亏为盈,月销至少要达到3万辆。低于这个数,就必然陷入长期亏损的泥潭。零跑早在2024年8月,就实现了月销破3万的突破。此后,它不仅没有掉头下滑,反而一路稳定增长,先爬过4万台大关,如今更是攀上了5万辆的高峰。更关键的是,这股上升趋势并没有停止的迹象。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零跑在8月份的单周新增订单就接近1.4万辆,这意味着它当月的销量极可能再次站上5万辆高位。第二,下半年“金九银十”是全年汽车消费的旺季,大盘销量会冲上新台阶,零跑的市场潜力更大。第三,海外市场正在迅猛扩张。上半年,零跑的出口量突破2万辆,位居所有新势力之首。
至于出口为何能跑得这么快,关键在于“零跑国际”。这是零跑与全球第五大车企斯特兰蒂斯联合成立的合资公司。这样一来,零跑不需要在海外从头搭建渠道,只要造好车,交给斯特兰蒂斯去卖就行。更何况,斯特兰蒂斯既是零跑的第一大股东,也是它最大的海外经销商。现在,零跑面向全球市场的车型才只有B10一款,未来随着更多车型落地,出口规模还会进一步攀升。
不过,零跑的打法与其他新势力截然不同。大多数品牌采取“从高往低”的路径:先推高端车,树立品牌高度,再逐渐向下拓展。比如小米汽车,第一款SU7就卖到21万以上,YU7更是拉高到25万以上。华为问界也是先把M9打爆,再推M8、大改款M7。蔚来则是多品牌策略,主打30万以上的蔚来、20到30万的乐道,以及10万级的萤火虫。小鹏当初也是先发P7,再推出十万元级的Mona M03。
唯独零跑选择了逆势之路——从低价打起。它最早的T01,定位就和五菱宏光Mini差不多。零跑是少有的“从下往上打”的车企。这样做的坏处是品牌高度难以快速提升,但好处也很明显:避开了理想、蔚来、小鹏、问界这些对手扎堆的中高端市场,在平价电动车领域,用户不想买传统大厂的车时,基本只剩零跑可选。凭借极致的价格优势,零跑硬生生杀出重围,率先实现盈利。
然而,未来的挑战才刚刚开始。零跑接下来要进军D级车市场,尝试冲击20万以上的价格区间。这场仗,比打低价车要难得多。它能否再次创造奇迹?就要看市场的最终反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