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交出了一份让市场眼前一亮的成绩单:营收182.7亿元,同比飙升125.3%,环比再增15.6%;整体毛利率达到17.3%,汽车毛利率也稳定在14.3%,连续八个季度提升,甚至超过了特斯拉同期的17.2%。净亏损则大幅收窄至4.8亿元,同比降幅高达62.8%,企业运营质量显著改善。
上半年整体表现同样抢眼。数据显示,小鹏总营收340.9亿元,同比猛增132.5%,比去年同期多出近200亿元。交付总量达到19.72万辆,几乎是去年同期的3.8倍,直接超越2024年全年交付总量。仅二季度交付就达到103181辆,同比激增241.6%,刷新历史纪录。
在产品矩阵中,轿车无疑是核心力量。MONA M03与P7两款车型合计销量突破13.6万辆,占据总销量近七成。紧随其后的,是即将登场的新车型:30万级豪华轿跑全新P7将在下周上市,而第四季度,小鹏还将推出首款鲲鹏超级电动车X9,售价40万元级,搭载纯电与增程双动力系统,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500公里。何小鹏直言,从四季度开始,小鹏将进入“一车双能”的全新产品周期,有信心实现规模与盈利双突破。
技术层面上,小鹏向来被视为“技术派”,如今厚积薄发。公司最新推出的小鹏G7与全新P7 Ultra版本搭载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算力高达2250 TOPS,是行业旗舰的三倍以上。车载VLA VLM模型在Turing AI SOC加持下,参数量级提升至数十亿,运行帧率更是竞争对手的两倍。何小鹏透露,未来18个月内,依托图灵芯片与VLA模型,小鹏的城市辅助驾驶能力将比行业平均水平提升数十倍。
自动驾驶和前沿科技是小鹏的另一大布局重点。公司计划2026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并在部分区域上线Robotaxi服务。“未来会有两类车,一种是有L4能力但需要人开,另一种则完全无人驾驶。”何小鹏强调,小鹏要成为中国首家在Robotaxi量产前就具备L4算力、软硬件完备的车企,而且无需依赖逐城逐点的激光雷达高精地图扫描。同年下半年,还将推出具备初始L4能力的人形机器人,面向商业与工业场景。
国际市场方面,小鹏2025年上半年海外交付量突破1.8万辆,同比翻番以上,并在挪威、法国、新加坡、以色列等十个国家登顶中国新势力销量榜,同时也是欧洲市场中高端纯电车型销量最高的中国品牌。副董事长顾宏地表示:“我们有信心加速规模扩张,同时持续优化盈利能力,支持研发不断突破技术天花板。”
不过,尽管二季度表现惊艳,三季度指引却显得偏保守。公司预计交付量在11.3万至11.8万辆之间,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1.9万辆;营收预估区间为196亿至210亿元,也略逊于市场预测的210.6亿元。这引发外界对新P7市场表现的担忧。财报公布后,小鹏美股盘前股价一度下跌近3%。在激烈的价格战环境下,如何在规模扩张与盈利改善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小鹏面临的最大考验。
而在这一切背后,何小鹏自信地强调:“我们在2025年全面完成了智能化与电动化新一代技术平台的升级,与对手之间的技术差距已经被彻底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