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源Auto
作者:潘卓伦
“奥迪的灵魂,是四环相扣。”
说到“内卷”,一汽奥迪可谓将招数点满。就在上汽奥迪E5 Sportback(以下简称E5)公布预售价的同一天,一汽奥迪在官方公众号发文,影射上汽奥迪新车因改用字母logo而“不够奥迪”。
其实在此前的燃油新车A5L上,一汽奥迪就已经下足功夫,推出了一款被网友调侃为“涡轮减压”的低功率发动机版本,使新车起售价比上汽奥迪A5L便宜了1.6万元。
一汽奥迪的急切,反而凸显了上汽奥迪新车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特别是E5。作为奥迪产品,E5的车身尺寸比A4 Avant更大,但售价至少低12万;作为新能源车,它不仅共享上汽智己的电动化、智能化技术,还引入中国智驾供应商Momenta,在智能化表现上已能与主流国产新能源车平起平坐。
虽然E5未采用四环logo,让奥迪品牌背书效应减弱,但也因此获得了更宽裕的定价空间。尽管预售发布后并未公布具体订单量,但8月20日,上汽奥迪内部人士向源Auto透露,对E5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尤其在价格竞争力方面。
---
01 真正的对手不在内部
E5实力虽强,却对当下一汽奥迪的销量影响有限。
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一汽奥迪纯电动车总销量不足8000台。无论是Q4 e-tron还是Q5 e-tron,都处于产品周期后半段,主要依靠优惠促销支撑销量。而近期主推的Q6L e-tron系列,定价超过30万元,且车型定位为中型SUV,与E5并不重叠。
因此,奥迪内部的“内斗”并非关键,扩大奥迪整体纯电市场份额才是当务之急。毕竟,即便不与华为鸿蒙智行、蔚来等新势力对比,奥迪在BBA中纯电销量也落于下风。
作为对比,宝马今年前7个月纯电销量已超过3.5万辆。虽然宝马i3常被调侃终端优惠大、成交价跌破20万元,但事实上,奔驰、奥迪的纯电车型同样靠优惠拉动,奔驰EQB和奥迪Q4 e-tron成交价都已下探至“1字头”。
反观上汽奥迪E5,以23.59万元的起售价,加上相对完整的智能化、电动化配置,几乎成为BBA中首款真正跟上国产新能源节奏的车型。若最终上市时在定价上更具冲击力,奔驰今年的重磅新车——纯电CLA,或将面临极大压力。
有接近北京奔驰的人士在8月20日透露,CLA作为奔驰全新纯电平台的首款车型,确实亮点不少,比如两挡变速箱、866公里续航、Momenta辅助驾驶方案等。但若按照20多万元的逻辑定价,放在当前市场中竞争力并不算突出。
尤其是对比E5,北京奔驰纯电CLA在尺寸和定位上都低一档,虽然在续航上略占优势,但E5最长773公里的续航表现同样不弱,且两者智能驾驶方案供应商相同。若E5最终价格更低,CLA的市场压力将前所未有。
---
02 “换壳智己”?未必不是优势
E5能在定价上更灵活,一方面源于字母logo,另一方面则因大量采用上汽新能源技术。例如,从工信部申报信息来看,E5的电机与上汽智己部分车型一致。
因此,市场上不乏“换壳智己”的调侃。
对奥迪铁杆粉丝而言,这或许是难以接受的“减分项”;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这反而是一种优势。
事实上,今年以来,广汽丰田铂智3X、东风日产N7等都已经验证了这一模式:合资车企基于中方新能源技术造车,能够打造出畅销产品。数据显示,这两款车型月销稳定在6000-7000辆,处于新能源市场的中上水平,并为各自品牌注入新的增长点。
这些“新物种”的共性在于:其一,迅速补齐电动化、智能化的市场短板;其二,突破传统定价体系,打出比同级车型更低的价格,从而具备与国产新能源正面硬碰的性价比。
回到E5,如果没有大量融合上汽技术,甚至共享关键零部件,就不可能打出这样有杀伤力的价格。相比之下,北京奔驰CLA因为采用自研平台与零部件,成本难以摊薄,在E5面前定价空间受限。
更重要的是,在新能源赛道,国外巨头的技术优势已不再绝对。
一位已试驾过E5的资深车评人8月20日告诉源Auto:“不用担心它的驾驶感受,一开就知道是奥迪。”正如燃油车时代,大众、奥迪和保时捷虽然共用平台,但调校风格迥异,依旧各有鲜明特质。E5同样如此——虽用上汽的技术,却开出了奥迪的味道。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