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测完三辆热门电动车,我这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本来想着按官方标的续航跑个来回绰绰有余,结果开到半路就开始慌了 —— 表显续航掉得比我车速还快,最后愣是在服务区充了半小时电才敢继续走。
先说说最火的那款紧凑型 SUV 吧,官方说综合续航能到 550 公里。那天我从市区出发,开着空调 24 度,市区路段还好,跑了 100 多公里掉了 120 公里续航,当时还心想 "这数据挺实在啊"。结果一上高速就傻眼了,速度提到 100 码以上,续航掉得肉眼可见。原定 200 公里的高速路程,表显掉了快 300 公里,到服务区时仅剩 50 公里续航在那闪红光。你还别说,当时手心都出汗了,毕竟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中间那辆中型轿车更有意思。市区代步时表现特稳,开了一周通勤,实际里程和表显衰减基本 1:1.1。直到有次下雨,我开着空调加座椅加热,结果续航一下子就虚了 —— 同样的下班路线,平时掉 40 公里那天掉了 60 多。后来才反应过来,这电动车跟手机似的,天冷开暖风就是耗电大户。
最让我意外的是那款新势力的跨界车。官方宣传的 "超长续航 600+",结果实测高速只能跑到 400 出头。不过销售倒是实在,提车时就说 "夏天开空调打九折,冬天开暖风打七折,高速再打个八折",当时还觉得他夸张,现在算下来还真差不多。有次导航导错路多绕了 20 公里,结果仪表盘上的续航数字跟倒计时似的,吓得我赶紧关了空调开窗通风,那叫一个狼狈。
说实话测到一半我就发现,这续航真不能全怪车企。实验室里测的数据哪能跟咱实际用车比啊?你想想,谁开车能一直保持 60 码匀速?遇到红灯要停,超车要加速,天热要开空调,天冷要开暖气,这些都是耗电的地方。有次我忘了关座椅加热,结果两小时路程多掉了 50 公里续航,这能怪车企虚标吗?
不过话说回来,车企也确实有点 "聪明"。都按最理想的 CLTC 标准测续航,就像考试时专门划重点复习,成绩是好看了,但实际应用起来差距就大了。我朋友那车冬天续航直接腰斩,他说早知道这样,当初就该买续航标的更高的型号。
现在我总结出个规律:看续航得打个折算。市区代步大概按官方数据的八折算,高速就按七折,冬天再狠狠心按六折准备。实在没底就看电池容量,比如 70 度电的车,市区开大概能跑 400 多公里,高速就少看点,这样心里就有数了。
测完这三辆车最大的感受就是,电动车续航就像手机电量,不能光看数字得看实际使用场景。你们开车时有没有遇到过续航焦虑?是不是也觉得表显数字不太靠谱?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经历呗,让我知道不是我一个人在充电桩前犯过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