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军工级底盘遇见全栈华为智能,猛士M817开启智能越野全域通达时代
非承载式车身的智能进化论
在越野车发展史上,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始终是硬派车型的标志性特征。这种采用独立大梁架构的设计,通过高强度钢制底盘与车身分离式布局,为车辆提供了超强的抗扭刚性和复杂路况适应能力。数据显示,猛士M817采用的战甲车身结构中,2000MPa热成型钢使用比例创下行业新高,A/B/C柱全系热成型工艺构建起移动安全堡垒。这种设计在阿拉善沙漠实测中展现出惊人表现:当车辆以80km/h时速冲越沙梁时,独立大梁有效吸收了76%的冲击能量,确保车厢结构完整无变形。
华为乾崑智驾的越野革命
作为全球首款全栈华为智能解决方案的越野车型,猛士M817搭载的乾崑智驾ADS 4.0系统彻底改写了越野驾驶的智能边界。3颗96线激光雷达与12颗800万像素摄像头组成的感知矩阵,不仅能精准识别城市道路的交通标识,更可通过AI地形预判系统,在戈壁滩自动计算最佳攀爬角度。在敦煌戈壁的实路测试中,该系统成功识别出前方300米处的软沙区域,提前调整动力输出策略,使车辆通过率提升至92%。这套系统还创造了行业首个"越野场景AI训练库",通过模拟极端工况训练,将复杂路况的应对能力提升300%。
全域通达的场景化解决方案
猛士M817提出的"5+2+2"场景化设计理念,精准覆盖现代用户的多元需求。工作日5天的城市通勤模式下,34处静谧声学包与主动降噪技术将车内噪音控制在58分贝以下,媲美豪华轿车水准;周末2天的近郊露营场景中,6kW外放电系统可同时驱动电磁炉、投影仪等设备,配合车顶太阳能板形成能源闭环;长假2天的长途穿越模式,12938N·m的轮边扭矩与智能四驱系统,让车辆轻松征服70%坡度的雪山垭口。这种场景切换能力在川西高原测试中得到验证:从成都平原到海拔4500米的巴朗山垭口,车辆自动切换9种驾驶模式,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军工品质与智能科技的深度融合
在制造工艺层面,猛士M817延续了东风军工的严苛标准。每台车需经历100余次碰撞试验,累计投入超1亿元的测试成本。这种极致追求在极寒测试中尤为突出:在-30℃的海拉尔试验场,电池自加热技术使容量保持率达90%,相较竞品车型在-20℃就出现的性能衰减,展现出跨越式的低温适应性。更值得关注的是,车辆搭载的星闪数字钥匙系统,实现毫米级定位精度,在深圳华为基地的实际测试中,成功应对了暴雨、沙尘等复杂环境下的无感解锁需求。
智能越野生态的全新范式
随着猛士M817的上市,一个涵盖"人-车-路-云"的智能越野生态系统正在形成。通过鸿蒙座舱的超级终端功能,用户可在华为手机、智能家居设备间无缝流转导航信息;乾崑车云服务则实时监控车辆状态,提前预警潜在故障。在呼伦贝尔草原的长途测试中,该系统成功预测并避免了3次因胎压异常引发的安全隐患。这种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理,将越野车的可靠性标准提升至全新维度。
市场格局的重构与用户价值升级
预售1小时订单突破9713辆的成绩,印证了市场对智能越野概念的认可。相较于路虎卫士插混版,猛士M817在动力参数、智能配置、场景适应性等方面形成全面优势。其创新的"可城可野"定位,成功打破了传统越野车"要么专业、要么家用"的二元对立。在成都上市发布会现场,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分享的内蒙古全境穿越体验,生动展现了车辆在都市与荒野间的自由切换能力,这种"5+2+2"的生活方式正在重新定义高端SUV的价值标准。
站在智能汽车与硬派越野的交叉路口,猛士M817以全栈华为技术为支点,撬动了传统越野车的进化杠杆。当军工级非承载式车身遇见AI大模型,当机械硬核遇见数字智能,这场跨越传统边界的融合创新,正在为中国汽车工业开辟一条通向全球领先的全新赛道。随着8月17日正式上市,这款承载着东风50年造车底蕴与华为尖端科技的车型,或将重新书写豪华越野车的定义准则。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40004076797527854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39993750467217109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39996341800509848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3999780351128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