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各种投资陷阱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从早几年的返租运营酒店、到这几年的装修返租民宿,都是给投资客许下高收益的承诺,待韭菜上钩后再以暴雷收场。
套路如此简单,但就是不断有人上当,还从楼市蔓延到了车市。
这两天小树又收到粉丝爆料,说不久前参投了一个明星企业的投资项目,结果才短短一个月不到就暴雷了,几百个投资客损失惨重。
01.公司成立不到一年
各种牛逼吹上天
这次暴雷的明星企业,叫做重庆无忧购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从工商登记资料来看,这家公司成立于2024年8月,注册资金为100万元,“是一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汽车销售与服务的专业企业”。
关于这家公司的公开报道,在网上能找到不少。
2025年2月,无忧购2025年度合伙人大会在重庆隆重召开,“来自各地的数百名合伙人齐聚一堂,共同回顾过去一年的辉煌成就,展望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在会上,无忧购负责人宣称“合伙人是平台发展的基石”。
“未来,无忧购将继续加大对合伙人的支持力度,与合伙人携手共进,共同打造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网约车出行平台,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出行服务。”
2025年3月,无忧购又宣称与北京爱特博旅运旗下高端出行品牌星徽出行达成战略合作:
“通过资源协同与数字化创新,构建汽车消费与智慧出行深度融合的产业新范式。”
看起来这么高大上的公司,怎么会突然之间一夜暴雷,还把这么多投资客给拖下水呢?
02.依靠合伙人融资
承诺回报高得吓人
根据粉丝提供的地址,小树找到了这家公司的办公地址,位于渝北广告产业园附近。
办公室面积约有四五百平,装修还是很气派,到处都张贴着公司介绍和荣誉证明。
虽然公司形象包装很不错,但现场却看不几个工作人员。
反倒是几十名“合伙人”零零散散坐在各个角落,讨论自己的投资款何时才能要回来。
其中一名合伙人,给我看了他所签署的合作协议,合作主体变成了“重庆锦途无忧”(甲方),主要股东仍为重庆无忧购。
主要合作模式,“合伙人”出资并委托甲方向第三方租赁、购买车辆并交给甲方经营。
甲方取得车辆后招募司机并开展网约车经营,通过公司出租车辆给司机跑网约车,赚取司机的车辆使用费和平台流水抽佣后,再跟合伙人分配收益的盈利模式。
根据合作协议显示,这名“合伙人”出资5万元租赁了五辆车,每个月可获得约4000元的租金,且约定收益每周分配,每月4次打款。
算下来一年即可收回成本,年化回报率接近100%,可以说是非常惊人了。
再靠着各种营销和拉人头的方式,这家公司吸引了很多人过来投资,而且基本上以老年人为主,据说至少有几百号人。
小树听完也是惊呆了:
年化100%的回报率,这种天大的好事怎么会轮到你呢?
这个粉丝的回答也是一脸无奈:“我有个朋友在里面上班,推荐给我这个投资机会,而且对方总监还拍胸脯保证本金,这样我才相信的”
投资门槛低,回报率又高,还能承诺本金安全,确实很让人心动:
“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投资了这家公司,但几百号人肯定是有的,起码融资了上千万”
03.公司突然间暴雷
资金去向成谜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这名粉丝签完合同后才收到三周的租金,公司便宣告暴雷了。
7月7日,无忧购公司发出一张通知,以银行系统升级维护为由暂停资金批量转业务,让员工及合伙人以现金方式领取工资和收益。
很快公司里就来了很多领取现金的合伙人,但让他们惊讶的是,公司财务却告知领不到钱。
“说是公司两个高管把钱挪跑了,现在人刚刚追回来,钱很快就会回到公司账上,到时候就能解决了”
这样的借口糊弄了好多天,但公司账上始终看不到钱。
眼看公司自此资金链断裂,数百名“合伙人”这才终于醒悟过来,陆陆续续跑到公司里去要钱。但此时公司已经人去楼空,只剩一下一个烂摊子,合伙人们欲哭无泪。
“我这还算少的,有个大姐7月初才投了20万,到现在一分租金还没收到,公司就垮杆了”
“至于之前高管承诺的本金安全,立马翻脸就不认了”
看到这里,肯定有好奇的粉丝要问了:
既然是合伙人购买车辆并交给无忧购运营,那把这些车辆拿回来不就可以抵账了吗?
细看合同之后,合伙人这才发现无忧购所买下的运营的车辆并不属于自己,“车辆所有权归第三方或另外融资方,乙方仅享有收益权”。
搞了半天,合伙人花钱买下的车,最后却变成了别人的资产;
甚至可以大胆点猜测,这些钱到底有没有真的买了车,都要打个问号。
当公司暴雷之后,这些所谓的收益权也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沦为一张空头支票、根本无法兑现。
04.尾声
说到最后,虽然这些年各种借投资名义圈钱的套路层出不穷,但识别它们其实也并不难。
只要有人给你推销这种所谓的高收益投资机会时,想想某大佬曾经说过的话就行:
“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下一篇:科技新贵出行都开什么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