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楼下王大哥开车去郊游,半道上轮胎没气了,硬生生在高速服务区等了俩小时救援。他后来跟我念叨,说平时总觉得轮胎这东西皮实,不用操心,哪想到关键时刻掉链子。其实啊,轮胎保养这事儿真不能大意,别看它天天任劳任怨地转着,里头学问可不少呢。
就说胎压吧,这玩意儿就跟咱们穿鞋子似的,松紧不合适走着都费劲。我前几年有次跑长途,出发前没看胎压,开着开着总觉得方向盘有点沉,还以为是车出了啥大毛病。到服务区歇脚的时候,顺手摸了摸轮胎,嚯,左后胎明显比别的软塌塌的。找师傅量了下,果然胎压低了不少。后来赶紧补上气,再开起来那叫一个轻快,油耗都降了点。
那胎压到底啥时候查合适呢?我琢磨着,最好是早上出门前,车搁了一晚上,轮胎也没受热,这时候测出来的数值才准。你想啊,车开起来胎温一上来,胎压肯定会变高,这时候测就不准了。还有就是跑长途之前,必须得瞅瞅,不然上了高速再出问题,多危险。哦对了,要是发现轮胎看着有点瘪,或者开着感觉不对劲,也别偷懒,赶紧找个地方测测,别等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说到测胎压,现在不少车自带胎压监测,方便是方便,但也不能全指望它。有回我朋友的车,监测器没报警,可他就是觉得开车不得劲,自己买了个便携式胎压计一测,嘿,还真差了不少。所以啊,偶尔自己动手查查,心里更踏实。至于胎压多少合适,车身上一般都有标注,就在驾驶座门柱上或者油箱盖里头,照着那个来准没错,可别凭着感觉瞎充。
再说说轮胎磨损这事。我邻居李姐前段时间就吃了这亏,雨天开车打滑,差点出了事故,到修理厂一看,轮胎花纹都快磨平了。师傅说,这种情况在湿滑路面上特别容易打滑,刹车距离也会变长。你看,这可不是小事儿。
那怎么判断轮胎该不该换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花纹里的磨损标记,就是那些小凸起,要是花纹磨得跟它差不多平了,那就别犹豫,赶紧换。还有啊,要是轮胎上有挺深的裂纹,或者鼓了个包,那也得马上换,这些都是很危险的信号。我之前见过有人轮胎鼓包了还在开,想想都后怕,万一爆胎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另外,轮胎这东西也是有保质期的,就算你开得少,放久了也会老化。一般来说,五六年就得好好检查检查,要是看着橡胶发硬、有裂纹,就算花纹还行,也该考虑换了。我家车库里以前放着个备用胎,没怎么用,过了几年拿出来一看,都老化得不成样了,最后只能扔了,多可惜。
保养轮胎还有些小细节,比如平时停车别总往马路牙子上蹭,容易蹭坏胎侧;过坑洼路面的时候慢点开,别让轮胎受太大的冲击;还有就是定期给轮胎换换位置,让它们磨损得均匀点,这样能用得更久。
其实啊,轮胎就像是车的 “脚”,咱们平时走路要是鞋子不合适都难受,车也一样。好好保养轮胎,不光能让车开着更舒服、更省油,关键是安全有保障。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希望这些小经验能帮到大家,要是觉得有用,就动动发财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说不定哪天又能刷到实用的小知识呢,祝大家开车平平安安,财源滚滚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