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严格防止“内卷外溢”
7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为严格防止“内卷外溢”,中汽协正在采取措施,推动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尊重当地文化和法律,保证出海有序成长。
▎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1500万辆,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工业多项经济指标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今年以来,我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1至6月份,汽车市场延续良好态势,产销量均超过1500万辆,同比均实现10%以上较高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一汽解放动力域技术及产品发布会召开
在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诞生69周年之际,7月13日,以“‘芯’动力·领未来”为主题的一汽解放动力域技术及产品发布会在一汽解放动力总成长春工厂举行。发布会上,吴碧磊向“千辆客户俱乐部”成员TWT建筑公司、德邦物流等10家年采购量超千辆解放卡车的企业代表授牌,标志着一汽解放已构建覆盖国内核心物流企业及海外市场的高端客户网络。
李胜隆重发布一汽解放智慧动力域最新技术及产品。他表示,一汽解放始终把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近年来加速智慧动力域产品研发及制造,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次隆重发布4款智慧动力域产品,涵盖油气智慧动力域和新能源智慧动力域。发布会后,与会领导嘉宾一同参观了一汽解放智慧动力域的最新技术及产品。
▎比亚迪获2025上半年新能源客车出口销冠:累计销售2082辆,同比增长45%
7月14日,比亚迪汽车官方发文宣布,其获2025上半年新能源客车出口销冠:1-6月累计销售2082辆,同比增长45%。
▎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80万台
7月11日,小鹏汽车宣布累计交付量突破800000台。小鹏汽车首先感谢 80万份信任,此外还强调要做全球用户喜爱的智能科技企业,做未来出行的坚定探索者。小鹏汽车还表示,从智能汽车到飞行汽车、AI机器人,我们全面拥抱AI,坚信科技将会改变世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东风柳汽2025年合作伙伴年中会圆满举行
7月12日,东风柳汽2025年合作伙伴年中会在广西南宁隆重召开。大会以“向新求变 聚势共赢”为主题,回顾上半年团结奋进的营销成果,共同探讨下半年破局之路,并以坚决行动力,正式吹响了2025年下半年营销冲刺的嘹亮号角!
2025年上半年,东风柳汽精准把握市场回暖契机,商用车销量达23348辆,同比增长24.3%,成功跑赢市场大盘。乘龙品牌旗下各品系产品销量稳步攀升,多款车型在细分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快递牵引车销量同比增长12.7%,稳居行业前三;港口牵引车销量实现222%爆发式增长。载货车市场份额持续6个月稳步提升,在南方区域市占率位居行业第二,大单桥进入细分市场前三甲。工程车保持领先优势,传统能源市占率保持第一,6缸中工车型持续领跑行业。专用车销量实现3年连续增长,其中饲料运输车市占率遥遥领先。新能源业务高速发展,整体销量同比增长41%,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亿纬锂能沈阳大圆柱样板工厂试产,协同宝马新世代车型量产准备
近日,亿纬锂能沈阳大圆柱电池基地的“领航工程”正式进入试产阶段,协同宝马新世代车型量产准备。沈阳“领航工程”核心任务,是率先验证并调试亿纬锂能自主研发的高速组装产线。
▎特斯拉正式进军印度市场,孟买体验中心7月15日开业
特斯拉在孟买开设的印度首个展厅下周开业,此前该公司已进口价值100万美元的汽车及周边商品,这标志着特斯拉进军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尽管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抱怨印度进口关税高。特斯拉在周四晚些时候向媒体发出的邀请函中表示,7月15日位于孟买核心商业区班德拉库尔拉综合体(Bandra Kurla Complex)的特斯拉体验中心开业,从而启动印度市场业务。
▎消息称松下推迟美国电池工厂生产计划,因特斯拉销售放缓
据报道,松下控股将推迟到2027年3月将其在美国新建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满负荷生产的计划,因为其主要客户特斯拉的销售低迷。据了解,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的这座耗资40亿美元的工厂达到30千兆瓦时产能的新目标日期尚未确定。
▎因车窗标签虚假标注音响配置,马自达在美遭集体诉讼
7月14日消息,美国伊利诺伊州近日对马自达提起一项集体诉讼,起因是部分2025款马自达3车型的车窗标签(Monroney 标签)存在误导性标注,涉嫌夸大音响系统配置。此次诉讼或将影响到多款在美销售的基础版马自达3车型。
集体诉讼的主原告Kyle Johanson称,他购买的2025款马自达3在标签上标注配备了8扬声器音响系统及HD Radio(高清电台功能),但实际车辆仅有6扬声器,且不支持HD Radio。在与马自达沟通后,一位区域销售经理承认标签存在错误,称之为“标签打印错误”。
诉讼指出,这种误导性信息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支付了超出实际价值的购车款。文件中写道,“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关于缺失配置的虚假陈述,原告和集体成员本不会支付溢价购买或租赁这些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