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开车去超市停车场,明明看着倒车影像里没东西,后轮却 “咚” 一声蹭到了路沿石。下车一看,轮毂掉了块漆,当时那心情啊,真是又气又悔。后来跟老司机朋友吐槽,才知道倒车影像压根不是万能的,总有那么些角落照不到 —— 这就是他们常说的盲区。
你还别说,之前我总觉得有了倒车影像就万事大吉,后视镜调得马马虎虎,镜片里大半都是车身。结果呢?好几次侧边窜出来个电动车,都吓得我一激灵。朋友听完直摇头,拉着我在停车场摆弄了十分钟后视镜,嘿,调完之后再倒车,感觉整个车周围都亮堂了不少。
先说左后视镜吧。之前我总怕看不到后轮,把镜片往下压得厉害,结果左边车道的车都快到跟前了才发现。正确的调法应该是这样:坐直了身子,眼睛盯着镜片,先把车身占比调到四分之一左右,剩下的地方多留点路面。你看啊,远处的地平线刚好落在镜片中间,这样既能看到后方来车,又能留意到路边的台阶、石墩子。我那天调完,左边后视镜里能清清楚楚看到后轮胎旁边的白线,心里踏实多了。
再说说右后视镜,这可是很多新手的难点。右边视野本来就窄,稍微没调好,倒车时就容易蹭到马路牙子。我之前就因为右后视镜没调好,在小区门口蹭过一次花坛,现在想起来还心疼。后来摸索出个窍门:车身占比可以比左镜稍多一点,大概三分之一?反正你看着镜片里,路面要比天空多些,这样倒车时能更清楚地看到右侧的障碍物。上次去菜市场,路边停满了自行车,我就靠着调好的右后视镜,一点点挪过去,愣是没碰到旁边的车筐。
调后视镜的时候,别光顾着看镜片里的景象,身子动一动也很重要。有时候稍微歪歪头,能发现之前没注意到的角度。我一般会先调好坐姿,靠背别太躺,脚能轻松踩到踏板就行,然后再伸手调镜片。记得调完之后前后挪挪车试试,真不是我夸张,第一次调对的时候,感觉像给车子装了双新眼睛似的。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很多车都有 360 度影像了,还调后视镜干啥?但你想啊,万一哪天影像突然卡了,或者下雨起雾镜头模糊了,这调好的后视镜不就成了救命稻草?再说了,有时候路边停车,就差那么几厘米的距离,光看影像真没把握,还得靠后视镜来精准判断。
前几天带老妈去医院,停车场里车挤车的,我就靠着这调好的后视镜,把车稳稳停进了一个特小的空位。老妈在后座直夸:“你这技术咋突然变好了?” 我得意地指了指后视镜,她还愣了半天呢。其实哪是技术好,不过是找对了方法而已。
说到底,开车这事儿,细节真的太重要了。一个小小的后视镜,调对了能帮你避开不少麻烦。我现在每次上车前,都习惯性地扫一眼后视镜,看看角度对不对。有时候别人开过我的车,后视镜被动过了,我都能立马感觉出来 —— 就像穿惯了的鞋子,稍微有点不合脚都难受。
其实啊,开车就跟过日子一样,很多小窍门都是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别人说一百遍,不如自己亲手试一次。你要是也觉得倒车时总有点心里没底,不妨现在就去车里调调后视镜,说不定会有惊喜呢。
对了,调完之后最好找个空旷的地方练练手,倒车时多留意后视镜和影像的配合。刚开始可能有点不习惯,多试几次就顺了。我那天下了班特意在停车场练了半小时,现在倒车时踏实多了,连老公都说我最近开车稳了不少。
最后想说,咱们开车图的就是个安全舒心。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小调整,关键时刻能帮大忙。要是你觉得这方法有用,不妨分享给身边开车的朋友。
请发财小手点赞关注就发财呀,说不定下次还能给你们分享更多实用的开车小技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