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是真的要回来了?
据他本人透露,新车FX Super One将于7月17日在洛杉矶举办全球发布会,没面向消费者开售,就已有美国企业认购超4500台。
听起来很提气,但要知道,虚张声势一直是“贾布斯”的拿手好戏——FF成立11年,仅交付16辆车,其中11辆还因为质量问题被召回。这4500台,究竟何时能真正生产出来,依然是个问号。
不过,这一次,“为梦想窒息”的贾跃亭似乎真的坐不住了。他在美国发视频,隔洋向中国网友倾诉衷肠:“真正在危急时刻伸出援手的,是那些普通投资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和FF重回中国。”
这是贾跃亭灵魂深处的真情流露,还是一次精心设计的炒作?他的真正目的也许是——重获中国市场。
01. “国内第一大忽悠”,又想回来了
“我会负责到底。”——2017年,面对乐视资金链断裂、身陷百亿赔偿漩涡时,贾跃亭曾这样向媒体承诺。
但话音未落,人就走了。那年7月,他以“赴美督战FF量产”为由远走美国,留下了一个几乎全面坍塌的商业帝国:手机断供、电视欠款、乐视股权冻结,员工集体讨薪,数百家供应商排队起诉。
最具有戏剧化的莫过于150亿打了水漂的孙宏斌在发布会上痛哭“老贾连一片羽毛都不愿留下”。
转眼8年过去,贾跃亭再次放出“下周回国”的信号,眼神里满是对新兴中国市场的渴望。
这并不奇怪。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在历史性红利期——整体规模已突破200万亿人民币,不仅政策一路绿灯,消费热度也节节攀升,股民蜂拥而入。特斯拉、小米等概念股一路飘红,资本对新能源的热情可见一斑。
这样的市场环境,包容、开放、充满活力。正是贾跃亭梦寐以求的舞台。
02. 即使回到中国,日子也并不好过
只是,这块“蛋糕”,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吃”。
“3分钟,大定破20万;1小时,逼近90万”,这是小米YU7上线后的首份销售数据公布。
消费端狂热的背后,是销售端近乎残酷的白刃战。
就在SU7发布前两天,智界宣布旗下SUV车型R7限时降价两万元,直接把本就接近SU7的定价进一步压低,形成正面狙击。特斯拉也不甘示弱。7月初,Model 3长续航版涨价1万元,但Model Y却迟迟不动价格,显然是不愿在SU7热度正高时做出不利调整。
更别提蔚小理、极氪、智己、岚图……这些新老对手在纯电大型SUV市场早已排兵布阵,不仅品牌强、节奏快、交付稳,背后还有成熟的供应链与完整的销售网络。对比之下,FF11年交付16辆的“历史战绩”,显得相当单薄。
最致命的,还是信誉问题。
以前创投圈老媒体人常说:“欠债不还穷人少,有债就还无富人”。
这句话并不能针对所有人,但用在贾跃亭身上,几乎精准贴脸。
“在美国法律体系下,我已经没有任何债务了;而在中国的债务,我一直在努力偿还,已还清超100亿美元。”他在视频中说,“我最大的梦想是造车成功、债务还清,然后回国。”
如今,FF疑似“爆单”,看起来距离还清债务的那天似乎更近了。但现实是,靠着“包装”,“讲故事”,贾跃亭在美国把一辆车讲了11年生产出16辆车,烧光了数百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