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海市普陀区规划资源局发布的《真如商务单元更新提升规划实施方案》公示稿,明确提出聚焦"枢纽+、创新+、文化+、公园+"四大特色,规划形成"一心五簇、双带双轴"空间结构的创新发展之路。从数字链产业升级,到古今文化融合、再到城绿空间营造等一系列策略的践行发力,亦为真如片区城市更新注入强心剂,破“低效”立“新高”,快马加鞭跑出“加速度”。期间,由中海开发,涵盖住宅、商业、办公、文化等七大业态的百万方综合体则扮演着“重要引擎”的角色,重塑着真如城市形象与产业格局。
作为区域内的标杆性超甲级写字楼、真如副中心商务地标,中海中心目前已吸引汽车研发、智能出行、新能源等多产业头部企业进驻,与普陀区“智能软件、生命健康、科技金融、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联动,为“科技+服务”区域经济转型提供重要支撑。
伴随着众多头部车企及供应链企业的陆续入驻,中海中心在拓展“车服务”边界、构建“车生态”体系等方面加速演进,形成了以"研发设计+技术创新+体验服务"为特色的产业新阵线。
中国汽车行业已步入关键期和深水区,智能化、电动化、服务化进程加速,驱动汽车品牌充分认知、直面各种难点与挑战,实现行业竞争力提升。除了品牌自身产学研深练内功外,中海中心多元化、多层次、立体化的产业生态也为汽车品牌提供良好发展空间。囊括研发创新层(智能驾驶算法、车联网安全、新能源电池等技术研发)、服务配套层(汽车金融、检测认证、人才培训等)、体验应用层(新能源汽车展示中心、智能网联体验馆等新型业态),中海中心有效放大多元化技术创新、全产业链聚集、全生态协同效应,持续提振汽车品牌区域创新能力。
除了自有生态,中海中心还依托真如区位优势,高效、持续辐射周边地区,形成以中海中心为核心的汽车“宏”生态。中心城区5轨交汇格局,让汽车品牌与包括嘉定、浦东等区域在内的生产车间实时沟通,研产融合。沪宁高速、上海西站和虹桥枢纽形成的立体交通矩阵则可贯穿“中海中心—苏州工业园区—无锡国字号储能质检中心—长三角汽车产业”,让跨区域协同作业成为可能,构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动脉”!
以产促城,以城兴产,让城市更新,让生活更“新”!如今,以中海百万方综合体为核心,真如副中心正在快速迈向"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城市更新典范区",一副焕然一新的真如高质量发展画卷业已展开。
除汽车研发、智能出行、新能源等高新产业欣欣向荣外,环宇城MAX作为中海百万方综合体的商业旗舰,通过首店经济、品质消费场景以及高标准配套,已吸引300+品牌;各类文化中心与体育公园等配套设备全面提升周边区域生活品质;TOD模式则激发区域活力,带动周边地块价值提升。
抓住城更机遇,中海商业版图持续扩容,将曾经的“价值洼地”升级为“产业高地”,多维度提升区片营商与民生环境,构筑人安居、业兴隆的城市更新综合体,在多元商办、立体交通、产城融合、绿色生态中,为真如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