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比亚迪正式官宣启动"天神之眼"史上最大规模智驾OTA升级,此次升级覆盖旗下四大品牌车型,涉及泊车、行车、安全三大核心板块十余项功能。更引发行业震动的是,比亚迪郑重承诺:为所有搭载天神之眼系统的车辆提供智能泊车安全兜底,彻底打消用户对智能泊车的安全顾虑。作为本次升级的核心车型,秦L DM-i智驾版与秦L EV于7月11日在天津举办"全秦进化,泊车无忧"体验活动,数百名媒体与用户近距离感受智能科技带来的驾驶革命。
秦L领衔升级:三大泊车黑科技破解场景痛点
作为本次"天神之眼"规模最大的一次升级,秦L DM-i智驾版与秦L EV全系标配的天神之眼C系统将迎来近20项升级,涵盖智驾与智舱两大领域。其中,基于300余种真实泊车场景打磨的三大新功能,成为现场体验的焦点。
"窄车位自动收后视镜"功能堪称狭窄车位的"克星"。在智能泊车过程中,系统若检测到目标车位空间狭小,会自动触发后视镜电折叠。这一设计让车宽瞬间"瘦身",轻松化解传统泊车中因车身过宽导致的剐蹭风险,即便是新手也能在"反人类"的窄巷车位中从容停靠。
"车头泊入&车尾泊出"功能则精准击中日常用车痛点。周末逛商超时,若车尾紧贴墙壁停放,装卸物品往往需要"侧身钻缝"。升级后的秦L只需一键操作,即可完成车头正向泊入;出库时同样简单,轻触屏幕便能潇洒驶离。目前,行业内多数智驾系统尚未开放该功能�比亚迪率先落地再次展现技术前瞻性。
"偏置泊车"功能则让智能泊车更具灵活性。面对邻车压线、车位旁有消防栓等非标准场景,传统居中泊车常导致车门无法正常开启。秦L新增的偏置模式允许用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偏左、偏右或居中停放,从根源上解决"开门难"问题,现场体验者打趣道:"这停车比我家小子写作业还利索。"
安全兜底承诺:重构智能泊车责任边界
比亚迪在此次升级中抛出的"安全兜底"承诺,堪称行业重磅炸弹。官方明确表示:在中国市场,所有搭载天神之眼系统的车辆,在智能泊车场景下发生的安全事故及损失,将由比亚迪全面兜底。
这一承诺背后,是技术实力的硬支撑——比亚迪已实现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能力。按国际通用标准,L4级意味着在特定场景下,驾驶员可"脱手、脱眼、脱脑",事故责任由车企承担。而当前行业普遍停留在L2级水平,多数品牌要么让用户自行走商业险,要么推出需额外付费的智驾险,少数提供补偿的品牌也设置了金额上限。
对比之下,比亚迪的兜底政策堪称"无套路":终身有效、不设赔偿上限、不限首任车主,且不影响次年保费。这种"敢担责"的态度,既彰显了对天神之眼系统的绝对自信,更让用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心感。
工业奇迹再进化:技术普惠之路持续深耕
秦L的此次升级,是比亚迪"技术普惠"理念的又一次实践。回溯秦L的进化轨迹:去年5月上市的秦L DM-i首搭第五代DM技术,将油耗带入"2时代",一箱油续航2100公里的表现,以9万级价格让全球先进混动技术走进寻常百姓家;今年2月,秦L DM-i又将智能驾驶普及至9万级家轿市场,推动"全民智驾"从口号变为现实。
秦L EV更是将价值感拉满——CTB车身一体化技术、前备箱设计、五连杆独立悬架、e平台3.0Evo等原本多见于30万级车型的配置,在其11.98万的入门版上悉数配备,让年轻人轻松拥有高品质纯电出行。
此次OTA升级后,秦L在智能泊车领域的产品力再上台阶。新用户购车即可享受安全兜底权益,老车主也能通过升级共享技术进步,这种"全生命周期进化"的模式,让秦L"工业奇迹"的含金量持续提升。
从天津活动现场的反馈来看,无论是媒体还是用户,都对秦L的进化给予高度认可。正如一位车主所说:"以前停车得调半天,现在放手让车自己来,还有厂家兜底,这才是智能汽车该有的样子。"这场由秦L领衔的智能革命,或许正预示着汽车行业从"硬件比拼"向"软件定义"的加速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