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家那辆开了五年的老车,突然打不着火了。你猜怎么着?我蹲在车旁边捣鼓了快俩小时,手弄得黑乎乎的,最后还是得叫拖车。后来才知道,有些事儿啊,自己动手前真得琢磨琢磨。
先说工具吧,我以前总觉得有套扳手螺丝刀就够了。那次换机油,拧油底壳螺丝的时候,劲儿使大了,直接给拧滑丝了。当时我那手啊,抖得跟筛糠似的,额头全是汗,心里直骂自己笨。后来修车师傅跟我说,不同部位得用不同规格的套筒,就像咱们穿衣服,非得合身才行。你看啊,火花塞得用专用套筒,轮胎螺丝得用扭矩扳手,这些小东西看着不起眼,少一件都能让你卡半天。
再说安全这事儿,我可有次后怕的经历。去年夏天换刹车片,图省事没拉手刹,就垫了块砖头。结果弯腰拿工具的功夫,车子慢悠悠往后溜了半米。吓得我魂儿都飞了,赶紧扑过去拉手刹,膝盖磕在马路牙子上青了好几天。现在想想都觉得庆幸,要是当时后面有别的车…… 所以啊,不管修啥,先把车停在平坦地方,拉手刹垫石头,最好再找个人在旁边搭个眼,别嫌麻烦,安全这根弦得绷紧了。
其实有些小窍门,都是从吃亏里琢磨出来的。就说查故障吧,我以前总爱凭感觉,上次怠速不稳,我以为是节气门脏了,拆下来清洗半天,装上还是那样。后来才发现,原来是空气滤芯堵了。你看,这就跟咱们头疼似的,可能是没睡好,也可能是感冒了,得一步一步来。我现在学会了,先看故障灯,再听声音,实在拿不准就拍段视频给懂行的朋友发过去,比自己瞎猜靠谱多了。
拆零件的时候,我有个笨办法,你们也可以试试。找个手机,拆一样就拍张照,零件放哪儿也拍下来。上次我拆仪表盘,螺丝卸了一地,装回去的时候对着照片比划了好久。还有啊,别把所有零件一股脑堆在一块儿,找个纸盒子,分格子放,写上哪个部位的,省得最后对着一堆螺丝发呆。
对了,有些活儿真不是咱们能搞定的。我邻居大哥逞能,自己换变速箱油,结果油管接错了,弄得到处都是油,最后花的钱比去店里还多。像涉及到电路、刹车系统这些关键地方,咱们还是别瞎折腾。我一般是这么想的,拧个螺丝换个灯泡啥的,试试无妨;要是得拆发动机、动线路,还是乖乖找专业人士,毕竟咱们不是吃这碗饭的。
还有个小细节,不知道你们注意过没。修车前最好洗洗手,别把油污蹭到内饰上,擦都擦不掉。我有次换完雨刮器,手没擦干净就去调座椅,结果真皮上留了道黑印,心疼了好几天。还有啊,地上铺块旧毯子,跪着趴着也舒服点,别跟自己的膝盖过不去。
其实自己修车,图的不光是省钱,有时候也是种乐趣。看着车子在自己手里恢复正常,那种成就感啊,别提多爽了。但咱也得有自知之明,知道啥能干啥不能干,别最后钱没省下,还把车给折腾坏了。
我这也是慢慢摸索出来的经验,踩过的坑不少,现在总算有点心得了。你们要是有啥好办法,也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咱互相学习呗。
最后啊,要是觉得我说的这些有点用,就动动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说不定哪天又能给你们唠点实用的。祝大伙儿开车顺顺利利,修车少走弯路,日子越过越红火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