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1900 亿中巴本币互换协议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当美团外卖骑手穿上印着“Keeta”的制服穿梭在巴西的大街小巷,当广汽集团戈亚斯州工厂的流水线开始轰鸣,中国出海企业正在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全球化,不止是把货卖出去,而是在当地扎根立足,以本土化策略占领市场。
2025 年 5 月 10 日至 14 日,巴西总统卢拉访华期间,中巴双方签署了 20 份合作文件,遍布科技、农业、金融等领域,涉及企业包括广汽集团、长城汽车、蜜雪冰城、美团、滴滴出行、远景科技集团等。
巴西,这片大洋彼岸的南美大地,成为了检验中国品牌全球化能力的试金石。
01.
抢滩布局
巴西掀起中企投资热
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Apex-Brasil )发布的《2025 年中国贸易与投资概况》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对巴西直接投资金额达 453 亿美元,与 2022 年相比增长了 22.1%,中国是巴西在亚洲最大的外资来源国。
中国汽车行业对巴西表现出浓厚兴趣,2024 年至少有八家汽车制造商对当地市场进行了调研。一些企业已落实计划:吉利与雷诺达成协议,在巴拉那州生产电动汽车;广汽集团计划在巴西建设整车工厂,生产基地预计设于戈亚斯州卡塔兰市。
“中国对巴西的投资兴趣明显回升。”Veirano Advogados 律师事务所中国业务负责人 Marcos Ludwig 表示:“在过去 12 个月里,中国企业的咨询和代表团访问强度达到了许久未见的水平。”
CEBC 内容与研究总监 Tulio Cariello 认为,中国投资者在投资结构上发生了变化,正转向规模较小的项目,聚焦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和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
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Kearney)发布的 2025 年外国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排名显示,在 25 个新兴市场中,巴西位列第 4 位,仅次于中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沙特阿拉伯。而在 2024 年的榜单上,巴西仅排名第 19 位。这一显著提升表明,巴西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显著攀升。
2025 年外国直接投资信心指数 ® 新兴市场排名,图片来源:Kearney
02.
本地生产线+价格优势
中国家电品牌展开“双重攻势”
2025 年一季度,巴西共售出 2820 万件家电产品,创下行业协会 Eletros 现有统计数据中的最高销量纪录,其中不乏中国品牌的身影。
海信(Hisense)、美的(Midea)、格力电器(Gree Electric)、TCL等中国企业在巴西持续拓展生产线,除了需求量最大的电视和空调,还有洗碗机、洗衣机、冰箱等品类。
本地制造有利于中国品牌控制成本,有不少企业选择入驻巴西亚马逊州北部的马瑙斯自由贸易区,生产的产品能享受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TCL 在马瑙斯建有两家工厂,年产 300 万台电视,100 万台空调。美的在巴西拥有三家工厂,最新一家位于米纳斯吉拉斯州,生产冰箱、洗衣机等电器。
图片来源:TCL SEMP
NielsenIQ 数据显示,中国品牌在巴西电子产品销售中占比已从 2019 年的 16.5% 升至 20% ,与 LG、三星、伊莱克斯、松下和 Brastemp 等品牌同台竞技。
有零售商指出,中国厂商愿意支付更多陈列及广告费用,以提升产品曝光率,价格也更优惠。以美的洗碗机为例,其价格约为 3229 雷亚尔,比伊莱克斯和 Brastemp 同类产品低 22%,TCL 洗衣机售价约为 Brastemp 的三分之二。
从生产线到货架,中国企业以制造优势,让家电产品在巴西更具竞争力。
03.
先试水后扎根
手机厂商二次探路竞逐巴西
巴西作为拉美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活跃智能手机保有量达 1.75 亿部,用户平均每日使用时长长达 5 小时 12 分钟,在全球排名第三。
华为、Oppo、荣耀(Honor)、小米和 JOVI(vivo 集团旗下品牌)均已进入了巴西市场,此外还有一个在国内鲜为人知的 Infinix(传音旗下品牌)。几乎每个品牌都遵循相似的策略:先进入市场,测试市场反响,如果潜力足够大,就在当地设厂。
隶属于步步高集团的 Oppo 于 2022 年 7 月首次进入巴西市场,然而,该品牌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在推出 Reno 7 后不到六个月便离开了巴西。2024 年 5 月,Oppo 带着新策略、新合作伙伴,以及与 Multi 集团签署的本地制造协议重返巴西,在马瑙斯自由贸易区设立工厂生产智能手机,并计划 2025 年在巴西开设 2000 家门店。
巴西内容平台 mobiletime 对 Oppo 的报道截图
因巴西电信商 Telefônica Brasil 注册了“vivo”商标,2024 年 4 月,中国智能手机巨头 vivo 以全新子品牌“JOVI”登陆巴西,首款产品于 2025 年二季度上市,生产基地同样选址在马瑙斯,剑指年销量超 4000 万台的南美最大消费市场。
零售研究机构 Retail Think Tank 联合主席 Eduardo Terra 指出,与过去纺织业遭受中国商品冲击不同,电子产品领域将带来更多投资。“这是一种混合模式,结合本地生产基地和外资技术与资本注入。”尽管本土产业可能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但合作与合资的机会也会变多。
04.
在线流量之争
中国电商开启“市场占领三步曲”
巴西是拉美地区唯一一个集齐速卖通(AliExpress)、虾皮(Shopee)、希音(SHEIN)、快手(Kwai)、拼多多海外版(Temu)及 TikTok Shop 六大电商平台的国家,庞大的市场潜力使其成为在线购物平台激烈角逐的新战场。
Conversion 发布的巴西电商行业报告显示,2025 年 4 月,美客多(Mercado Livre)以 12.3% 的市场份额稳居巴西电商市场首位,Temu 点击量增长25.8%,达 2.76 亿次,是巴西第二大电商平台,与美客多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排名前十的中国电商平台还有希音(第 7 名)和速卖通(第 10 名)。
4月巴西电商平台排名及市场份额,数据来源:Conversion
在巴西做跨境电商,门槛变得越来越高。巴西跨境税收体系近两年经历三次重大调整:
为绕过高额的跨境税负,希音启动“巴西制造”计划,平台上有 75% 的商品在巴西本地生产,85% 的男女服装和鞋类产品为巴西制造。虾皮、速卖通等平台也转向本地化策略,本土仓库数量一年内激增 50%。
巴西零售与消费协会(SBVC)主席 Eduardo Terra 认为,此类本地合作将更频繁。“中国企业懂得与本地伙伴联手,先以跨境贸易切入,随后投资本地卖家,最终建立自有配送中心,逐步占据市场。”
05.
重税拉高成本
出海品牌如何顺利通关
巴西作为以税收为核心收入之一的国家,国家财政部数据显示,政府整体(中央政府、州政府和市政府)的总税收负担(CTB)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 32.32%。有企业总结:“来巴西做生意,第一步就是把该交的税交了。”
但另一方面,巴西政府也推出了多项财政和金融激励措施,一些州为零售企业提供特定优惠,如降低 ICMS、市政服务税(ISS)或对特定商品免税。
比如中企扎堆建厂的马瑙斯自由贸易区,企业除了能减免 ICMS,还能享受工业产品税(IPI)、社会一体化计划税(PIS)和金融贡献税(COFINS)减免等优待。
在巴西进行外贸活动,企业需持有普通 RADAR 许可证,每 6 个月的进口限额为 15 万美元,申请该证需要拥有CNPJ(法人税号),提供银行担保、纳税记录等,而大型贸易企业,通过申请对应的资质,能享有更多便利。
作为中国品牌数字化出海服务商,领航数贸于 2020 年进入巴西市场,取得了稀缺的无限制进口权,除了能保证货物合规合法高效清关,还能最大化优化商品落地成本,避免在销售环节重复缴税,使得商品价格更具优势。
领航数贸在巴西圣保罗市、米纳斯州瓦尔吉尼亚市有保税仓及自营仓,打通出海链路
截至 2024 年底,领航数贸已成为拉美地区主流电商平台(美客多、亚马逊、B2W 集团旗下 Americanas、Shoptime、Submarino,以及 Magazine Luiza 等)的头部卖家,合作品牌涵盖华为、realme、infinix、1HORA 等。
在线下,领航数贸不仅延展服务链条,为出海企业提供商品落地配、入库质检、本土客服、商品退换货、手机维修及质保等服务,助力品牌方优化用户体验,构建护城河,还与本地分销商合作,帮助品牌打开销路,实现“立足巴西,辐射拉美”。
海外市场很诱人,但暗礁也不少。领航数贸认为,企业出海,应做好长远布局,品牌化、本土化是必然趋势,然而,对当地市场不了解,加之语言、法律、税务等壁垒,往往会阻碍业务进展,而与领航数贸这样在本地深耕多年的企业合作,能少走很多弯路。
领航数贸联合创始人陈聪(右一)在 BrandTech 全球品牌创新峰会上分享出海企业多渠道布局经验
不出海,就出局,中国品牌的全渠道能力将成为新兴市场破局的关键,领航数贸在东欧、拉美、日韩等区域均设立涵盖客服、运营、财务、供应链在内的本土团队,我们将运用自身成熟的 GTM 项目管理能力,帮助出海企业扫清阻碍,实现多方共赢。
与规则共舞、与市场共生,出海 2.0 时代,企业拼的不仅是速度,还有扎根的深度,唯有与市场同频共振,方能穿越周期。
关于中国品牌出海,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