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5Q1 AI汽车产品报告》由智能车参考和量子位智库联合发布,深入剖析了中国AI汽车产品的现状、发展趋势、辅助驾驶能力分级、使用成本等关键内容,为行业发展提供全面洞察。
1. AI汽车产品现状:AI正重塑汽车的各个模块,辅助驾驶成为AI汽车核心卖点。当前辅助驾驶技术体验已触及上限,基础功能加速普及,数据驱动的端到端范式成为行业共识,VLA是下一阶段热门方向。在市场趋势上,高价车型先享高阶辅助驾驶,同时辅助驾驶整体趋向标配。这背后是 “价值决定价格” 和 “数据驱动算法” 两大原理共同作用,车企通过间接(降低整车价格但辅助驾驶需选装或订阅)或直接(辅助驾驶随车附送)降低使用门槛,推动辅助驾驶普及 。
2.辅助驾驶能力分级:报告依据辅助驾驶功能和场景,将其能力分为五星至二星。五星为车位到车位、贯通全场景的最高等级辅助驾驶体验;四星可在公共开放道路领航辅助驾驶;三星包括高速NOA和城区记忆NOA,适用于封闭场景;二星则是基础的L2级辅助驾驶,如自适应巡航和车道居中,部分车型还支持自动泊车 。
3. 使用成本分级:在“全民辅助驾驶”时代,8万元及以上新能源汽车基本标配高速NOA,使用成本差异主要体现在城区NOA功能上。由于城区NOA技术成本较高,多数车企对其收费,主要在20万元及以上中高端车型落地。但也有部分车企通过技术路线优化,拿掉激光雷达,实现城区NOA免费标配 。
4. AI汽车星级榜:报告统计了2025年一季度新上市的AI汽车产品,并依据辅助驾驶能力进行星级推荐。各价格段均有不同星级产品分布,如5 - 10万级的海鸥辅助驾驶版为二星;10 - 20万级的2025款小鹏G6有五星和四星版本;20 - 30万级的Model Y焕新版等也有相应星级 。这些产品展示了不同价格区间内AI汽车辅助驾驶能力的差异。
5. AI汽车产品展望:AI汽车改变了汽车经营模式,辅助驾驶功能交付后仍可长期升级。其持续升级取决于硬件技术进步和车企经营状况。行业正致力于打通整车全域,实现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底盘和智能网联等跨域融合。物理层电子电气架构集中式发展、算力层“舱驾一体”趋势、底层整车全域OS出现以及上层VLA模型上车,都为全域AI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推动AI汽车向整车无处不AI的方向发展 。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