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淮汽车交出了一份堪称“灾难级”的财报——净利润暴跌1278%,扣非亏损持续扩大,总负债飙升至370亿元。这一数据不仅让投资者瞠目结舌,更引发舆论对传统车企转型能力的集体质疑。从曾经的“国民神车”到如今的“亏损王”,江淮的溃败并非偶然,而是战略失误、技术滞后与市场误判的必然结果。
2017年,江淮与大众合资成立“大众安徽”,曾被寄予厚望。然而,首款车型ID.与众定价虚高、配置拉胯,上市三个月仅售373辆,直接沦为行业笑柄。更致命的是,江淮对大众安徽的投资亏损从2023年的4.5亿暴增至2024年的13.5亿,占其总亏损的近一半。网友尖锐评论:“这不是合资,是单方面输血!”
江淮为蔚来代工6年,累计收入50亿,但前期工厂改造投入23亿,净利仅30亿。而同期集团总亏损高达138亿,代工业务杯水车薪。2023年蔚来终止合作后,江淮连“代工费”这根救命稻草也彻底失去。业内人士指出:“代工模式没有技术沉淀,一旦客户撤离,只剩空壳产能。”
2024年,江淮总销量40.3万辆,同比下滑7.4%。商用车勉强维持0.38%微增,乘用车则暴跌16.6%,主力车型思皓X8销量腰斩。新能源领域更显尴尬——全年销量仅5.1万辆,均价7.3万,与比亚迪、吉利完全不在同一竞争维度。舆论批评:“燃油车卖不动,新能源没爆款,江淮两头落空。”
绝境之下,江淮押注与华为合作的超豪华品牌“尊界”,首款车型S800预售价100万-150万,对标迈巴赫。尽管预售48小时订单突破2108台,但行业普遍看衰:
更致命的是,尊界S800搭载的华为“巨鲸”电池2.0被曝未通过针刺测试,热失控风险未解决。若量产前无法攻克这一难题,百万豪车或面临召回危机。网友嘲讽:"百万买辆",“自燃车”,江淮这是自杀式营销!
江淮的困境绝非个案,而是传统车企转型失败的典型样本:
老车主李师傅(2018款江淮iEV6E)控诉:“标称续航255公里,冬天开暖风只能跑150公里,换电池要5万,不如直接报废!”准车主王女士更直言:“花100万买江淮?我宁可选BBA,至少不丢面子。”用户信任的崩塌,让江淮的翻盘之路愈发艰难。
江淮将全部希望寄托于华为,但若尊界S8销量不及预期(如月销低于500辆),2025年亏损或进一步恶化。专业机构建议:
您认为江淮汽车还有翻盘可能吗?是豪车赌局能逆天改命,还是积重难返终将出局?欢迎评论区理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