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5 日,晚点 LatePost 报道,曾在小鹏任职 4 年的前智驾泊车规控业务负责人刘懿,在 2024 年 8 月跳槽至比亚迪,近半年后重新回到小鹏,继续负责泊车业务研发。
2020 年前后,刘懿加入小鹏,深度参与了小鹏自研智能驾驶从高速扩展至城市、从依赖高精地图到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发展进程,在自动泊车规控方面经验丰富。后来小鹏将重心转向行车,他也参与其中。去年 8 月,刘懿加入比亚迪,负责自研智驾规控。
初入比亚迪时,他向天璇开发部负责人许凌云汇报,许凌云此前在高合、小鹏、大疆任职。但加入比亚迪三个月左右,公司整合天璇、天狼两支智驾团队,许凌云离职,刘懿改为向李锋汇报。
在刘懿离开小鹏的半年里,小鹏对自动驾驶中心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聚焦端到端模型,新设 AI 模型开发、AI 应用开发、AI 效能开发三大板块职能,加速 AI 能力进化和组织 AI 化转型。目前,小鹏在智能驾驶领域处于国内第一梯队,去年推出的几个大版本,特别是 XOS 5.4.0 之后,其智能驾驶技术表现出色。
人才对于智能驾驶行业至关重要。2024 年,小鹏创始人何小鹏制定的招聘目标为 4000 人,2025 年增至 6000 人,AI 研发投入也从 35 亿元提升到 45 亿元。何小鹏还推出优秀员工回流及内推政策,呼吁离职员工回归,刘懿便是在此政策下回到小鹏。
如今,智能驾驶竞争愈发激烈,传统车企如比亚迪、长安、吉利、奇瑞等大力推进高阶智驾上车,将高速导航辅助驾驶功能下放到 10 万元内车型,以量摊薄成本;小鹏、华为等则将 2025 年实现 L3 级别自动驾驶设为目标。
刘懿的回归,对目前缺少泊车负责人的小鹏来说十分及时。他的经验和技术,有望助力小鹏在智能驾驶领域保持优势,也让我们对小鹏未来在智能驾驶方面的发展多了一份期待,看它如何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