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山地车、公路车还是城市休闲代步车,刹车系统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刹车系统的作用不仅是为了停车,更是为了有效控制车速,或在紧急情况下刹停车辆,以减少摔车、撞车的风险。在骑行过程中,了解刹车系统的基本常识是非常重要的,以保证安全骑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规定,我国的自行车刹车系统必须符合统一标准:每辆自行车应装有两个制动系统,一个控制前轮,一个控制后轮。因此,市场上的自行车通常都会配备前后两个制动夹器。
控制前后夹器的刹把位置应按照自行车销售地所在的实际使用情况而定。在中国,左边刹把控制后轮,右边刹把控制前轮。这样,可以保证大部分人都能够更容易地控制刹车系统,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
前刹车制动时,路面与前车轮间的摩擦力会加强,因此前刹车拥有更好的制动效果。但是,在下坡或快速行驶时,应谨慎控制前刹车的制动力度,以避免前空翻的现象。通常,减速时应当先对后刹施加一定的制动力,然后再对前刹采取制动,有效地将车速降低下来。
在湿滑、松软的路面上,后刹车更适合使用,因为后轮更容易恢复平衡和救车。此外,在颠簸路面上,使用前刹车可能会导致车轮跳离地面,从而导致车圈的损坏。因此,在这些情况下,应该使用后刹车制动。
在使用前刹车时,人的身体应该向后倾斜,以防止因惯性导致身体向前飞出。在转弯时,应将重心向内移动,身体的倾斜角度应大于自行车的倾斜角度,以保持平衡。
在附着力较强、较干燥的路面上,可以以前刹制动为主,对前刹施加更大的制动力。如果路面变得更加湿滑,则应该以后刹为主,前刹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