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州车展|陈萃:MG4半固态版要做南北平权 愿以盈利让步换用户认可
创始人
2025-11-25 14:48:52
0

出品 | 汽车咖啡馆

11月21日,2025(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开幕,作为行业权威媒体,搜狐汽车原创新闻账号“汽车咖啡馆”现场对话车企掌舵人,深度剖析车圈动态,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共享智慧与经验,把握行业发展脉络。

车展上,MG首款量产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MG4半固态安芯版发布,新车指导价10.28万元,限时补贴价9.98万元,计划于12月份开启交付。发布会后,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总设计师兼上汽英国技术中心总经理邵景峰、上汽乘用车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清陶动力总经理陈凯接受了包括搜狐汽车在内的媒体采访。

“今年是MG新的一百年的第一年,是MG全心去做新能源的元年,我们愿意拿出最十足的诚意给到消费者。希望我们的产品可以提供给更多的客户,自然会在盈利上有一些让步。”陈萃对搜狐汽车表示,半固态电池的车型有一个很重要的思考原点,就是解决极寒天气的功率输出等问题,做到“南北平权”。

MG能将原本昂贵的新兴技术,下放到一台限时价不到10万元的车上,离不开电池公司清陶动力与上汽集团的深度合作。

“简单的主机厂和供应商的采购关系,在新技术导入时肯定会有成本压力。”陈凯对搜狐汽车表示,这款电芯的制造成本在满足这款车型的要求情况下并没有成本压力。这主要是因为,上汽和清陶之间的合作模式不同,双方建立了联合研发团队,车型和电池立项之初就有成本目标,所以原材料成本可控,上汽团队深入参与,对制造体系的合格率、制造成本做了系统的管控和提升。

半固体电池技术让MG4建立了独特的竞争优势。未来,“拒绝同质化”也会成为MG新能源车型的标签。

“我们未来要做的13款车已经布局好了底层的技术战略。所有的产品在底层的技术领域,能让你看到跟市面上不一样的、不同质化的东西。”陈萃表示,到2027年底,MG要推出13款新能源车型,一台都不会跳票。

以下是部分访谈实录:

媒体:发布会上您讲到,我们半固态电池的安全性超20%,是不是有点吹牛?“超20%”如何诠释,或是如何向用户说明安全性的增强?

陈萃:如果都是我们自己说,那有可能是吹牛,但这次的20%,是和国家级检测机构中汽中心合作做的测试,中汽中心对所有的测试的标准、过程、结果都非常细致和认真,甚至有些测试我们是在历史最高标准上加了50%。

就安全这个点来说,投入再多也不为过,消费者不会说我很关注安全,是不要拿出足够多的钱去把这个安全买回来。但对于品牌方、技术开发方来说,在安全上的整个投入再多也不为过,因为它面向消费者,给客户带来的价值,甭管是10%还是20%,真的就是无价的。

今天这台车上的半固态技术现在全球都买不到,拿着50万、100万到车展展馆里面去找,买不到一台半固态电池的车,全球所有地方都买不到。

但是我们今天在一台不到10万的MG4上提供给客户了,这就是我们品牌本身的体验平权和技术平权理念的呈现。我们把这样一个电池放到这样一个价位段的车上,大部分客户都能够承担得起。我觉得做好安全、加大投入,把它做到合理的价位,让大部分客户可以享受到,这是我们根子上的一个理念。

上汽乘用车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

媒体:大家都觉得半固态电池明年是撑起高端车溢价的核心技术,但今天MG把半固态电池放在了这个价位的车型,并且价格增幅并不大。这背后我们是怎么去做销量和利润的平衡?清陶在这方面给了多大的诚意,有没有成本的压力?

陈萃:今年是MG新的一百年的第一年,是MG全心去做新能源的元年,我们愿意拿出最十足的诚意给到消费者。希望我们的产品可以提供给更多的客户,自然会在盈利上有一些让步。

在半固态电池的车型上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思考原点,就是除了安全以外,现在的新能源车对于北方用户来说没有那么友好,特别是季节比较冷的时候,有些新能源车连电都充不进去,在-20℃或-15℃的情况下,没有办法输出完整功率。难道北方客户只能开燃油车,就不能用新能源车吗?

所以我们要做南北平权,希望北方和南方的客户一样都能享受到新能源车带给大家的出行体验。

陈凯:首先上汽和清陶之间的合作模式,并不是简单的主机厂和供应商的采购关系。这种方式在新技术导入时肯定会有成本压力。但我们和上汽之间建立了联合研发团队,这款车型和电池立项之初就有成本目标,所以我们选择原材料的成本是可控,同时整个制造过程中上汽团队深入参与进来,对于整个制造体系的合格率、制造成本做了系统的管控和提升。

所以在双方深度融合的情况下,这款电芯的制造成本在满足这款车型的要求情况下并没有成本压力。同时我们成立了合资公司,产能也是共建,在整个产能利用率提上去的情况下,这款电池也可以随着MG4大卖一起去批量交付。

媒体:全新MG4的半固态电池,现在对MG来说算不算是长期性的技术护城河?它未来对于MG在市场上的发展有哪些影响?后续搭载这款半固态电池的车计划在哪年上市、有什么产品计划?

陈萃:我觉得算,一定是。相对现在市场上做得比较好的新能源品牌,MG是一个后发者,后发者要有背后的技术支撑,不能只做同质化。今天的半固态电池是基于上汽集团的技术储备,目前媒体朋友们、客户给的反馈都是非常正向,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弯道超车,我们要拿差异化的东西坚决投入。

明年我们会在新车型上陆续使用半固态电池的技术,当然也会有选择性,我们要把MG最旗舰的优势技术用在旗舰车型上面。

媒体:今年各个品牌都在谈品牌IP、谈情绪价值,从设计角度来看,品牌IP整体是怎样的变化趋势?

邵景峰:当今的时代,汽车已经从传统的交通工具向智能化转型,我们跟车的交互,甚至可以说是跟车所代表的一个智能时代的交互,这就需要一个很强大的载体,这个载体是我们上汽设计全球团队的结晶MOLI,由上海的前瞻团队跟伦敦的设计中心共同打造。揭秘一点背后的故事,这个设计师是我们去年上汽设计国际挑战赛欧洲赛区的年轻应届设计师,刚毕业一年。现在整个MG品牌不仅是形象焕新,设计团队也完全焕新。

另外就是我们今年打造的全新MG4东来紫,占比70%的购买量,萃总在刚才的发布会会上展示的数据也证明了MG品牌在向年轻群体移动,在往一、二线城市移动。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MG有很多相近的智能化产品,但在欧洲,很多消费者认为MG是一个时尚、先锋的新能源品牌。

第三个,设计应该具有情绪价值的表达。MG品牌百年历史上曾经做出突破极限的1.5升发动机,创造世界纪录的410.5km/h的车速,直到10多年前才布加迪威龙打破。所以MG有极其风光的形象和经历,我们把这个形象IP化了,也代表了MG品牌在未来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智能时代的载体。

我们需要让年轻人来接受MG品牌,有硬核科技比如半固态电池,也有非常温暖的交互,以及亮丽的色彩,让这个时代,让这个车型焕发强大的青春。这也是我们设计师想通过IP的设计和产品的设计所表达的。

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总设计师兼上汽英国技术中心总经理邵景峰

媒体: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是不是当前撤除锂电池热失控最佳的技术路径?半固态电池作为中间状态的方案会持续多长时间?MG4在半固态电池上做这么大的投入,是不是值得?

陈凯:半固态到固态,它并不是两个割裂的东西,半固态到固态是一个技术的演进,很多的固态技术需要在半固态电池中进行使用和验证,这样有助于推动技术的进步,让全固态或者固态更快地落地。

我们跟上汽有一个非常大的联合体在做全固态电池的项目。过程中发现固态电池其实技术、成本以及制造工艺上还存在着多重的困难和问题。未来即使小批量试用,也是在高端和豪华车上先去用。所以我们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半固态还是有它的市场,而且有一个正向应用的价值。

陈萃:关于投入的问题,我们要给客户的是更轻、更安全、能量密度更高、动力表现更好的电池,做用户体验的升级。比如半固态电池,50%电解液的半固态是半固态,今天我们跟上汽清陶装在MG4车型上的半固态电池只有不到5%的电解液,它的固态占比超过95%,液体占比低于5%,也叫半固态。

所以如果今天我们做一台半固态电池,给客户提供超过20%的安全性,放到未来,我们做一台全固态电池,给客户也提供20%的安全性,这当中我觉得没有区别。根本上还是用户的体验,到底能给客户提供什么。技术在一个时点上,只有最新没有更新,所以全新MG4这台车上就是目前市场上,在这个价位段能买到的最新最安全的技术。

媒体:半固态电池产品是领先现在电池一代的技术,一般来说会放到更高价格的产品上,那么放到了MG4这样10万的价位,是出于什么考虑?针对于上汽旗下不同的品牌,清陶的半固态电池是不是有不同的产品去对应这些品牌?

陈萃:今天的半固态电池不是放到一台十万级的车上,它是放到了百年的MG品牌,一个101岁的品牌上。2025年是MG开始全力做新能源的元年,所以半固态电池技术放在这台车上我觉得再合适不过了。我希望我们第一台车,不管是十万级的竞争对手还是价位段更高的对手,都要认识这个品牌,当然更重要的是客户要认识这个品牌,要更多新的客户认识这个品牌。从战略角度我认为这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而且从品牌角度也说得通。

MG在当时推出MGB的时候,这款敞篷跑车的售价是当时911售价的1/3到1/4。过去我们在给客户提供产品和价值的时候,就是有平权的理念在。我们要让最广大的用户可以以他们能够负担的成本,去享受到最好的产品体验或者最新的技术。基于这一点,我认为是一件再合理不过的事情,我相信手上握着十万预算的客户,也觉得这是一个再合理不过的事情。

陈凯:我们跟上汽成立了合资公司,联合研发团队同时开发的车型有好几款,不只是MG这么一款,只是说MG这款车的整个开发节奏,包括市场预期走的进度比较快。从车型来讲,上汽的几个品牌,包括EV、增程、混动都有在开发的车型

在整个过程中,固态第一点给大家体验的是极致安全。在极致安全的同时,我们通过固态电池技术带给客户更新的性能上的体验。比如MG这款车当时我们定义的就是低温性能。低温性能是一个全系统的,不只是续航,还有包括低温动力等所有的低温性能。有些车型,包括后面后续MG的合作车型,有的就是高能量密度,有的就是快充性能,有的会是其他的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的一些车型。所以整体来讲我们是全面的合作,整个开发进度有不同。

清陶动力总经理陈凯

媒体:MG未来的设计理念是受西方理念的影响比较大,还是受新能源时代自主品牌的影响更大?未来会有怎样的设计趋势和潮流?

邵景峰:前段时间在伦敦做了一些即将投放在全球商场的车型调研,与当地的消费者、专家、学者、媒体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目前来看,中国品牌在海外已经超过我们对中国品牌自我的认知。

以前我们认为西方消费者对来自亚洲和中国的品牌会有偏见,但现在遮盖Logo看到车之后,他们会说这是来自中国的品牌。在问到某些重要的科技和创新技术,以及新兴的设计,放在哪些品牌哪些车子合适的时候,他们立马就指出来中国品牌比较合适。

所以中国品牌在海外不是以前低价低质和落后技术的代名词,而是创新的、时尚的、科技的。我讲的这几个关键词是他们总结出来的。中国品牌军团在海外的竞争态势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

我们喜欢的大屏他们也喜欢,但从成本利润的角度出发,当地品牌所提供的产品没有这些配置。中国品牌进去之后,我们在解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这个时候你发现,当地的环境正好类似于我们中国市场激烈竞争的前夜,是巨大的机会,先入者和后入者的较量,会激发竞争对手的反扑,这个过程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所以未来中国品牌军团不仅仅在中国积累大量的经验和红利,同样在海外我们拥有更多的机遇,更广阔的天地。我们同台竞技,跟百年车企品牌展开作战,这种作战的结局会超乎大家的想象,但一定会助力中国品牌军团在世界汽车史上的重要崛起。我也坚信MG品牌一定会成为重要时刻里面最闪亮的一个。

媒体:MG4确实卖得比较好,但很多网友在问,我的车大概什么时候能到?接下来要怎么解决产能的问题,让更多的用户更早提上MG4?

陈萃:首先确实对各位客户非常抱歉,我们现阶段没有办法很快地交付,但是从这个月开始,大部分客户应该能感知到整个交车的速度是比原来有所加快。我们所有能做的功课现在在全力做。

很多客户在我们上市的时候,对整个产品前景很有信心,但也提出好像你的网络没有那么多,买车、售后会不会不太方便?在这里也想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8月初预售,整个经销商网络不到300家,现在整个经销商网络批复已经超过400家,明年还会引入新的网络形式做更充分的网络覆盖。

媒体:明年特别大的一个影响,就是新能源政策的退坡,对于我们品牌会带来更多的冲击还是机遇呢?另外现在中国汽车界含“华”量在急剧加深,包括营销、品牌的流程,大家都在学IPD、IPMS,对于MG而言是如何考虑的?

陈萃:我自己觉得明年整个新能源市场即使是购置税退坡,依然不会阻碍新能源的整个增长趋势。因为大家现在买新能源不是因为它是一个纯电车才买它,看到更多的是它更好的体验,智能化的提升,这些是购置税阻挡不了的。

第二个问题,管理本质是如何让我们体系在运转过程中它的效率更高,它更加能够听到客户的声音。因为每个企业的文化不一样,组织结构不一样,投入不一样,只有抓住根本性的原因,优化自己的流程,清醒地认识自己,再去优化自己,这样才可以做提升。

媒体:陈萃总说到我们采用半固态电池是对于南北用户平权的尊重和决定,后面又提到了像方向盘加热这种市场同质化的设计可能不会跟风。但从C端用户来说,他们对于方向盘加热也是很认可,我们区分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还是对市场趋势的盲目顺从?

陈萃:方向盘加热只是一个举例,在MG4这台车上高配有方向盘加热,现在很多十万级以上的A级两厢车里找不到方向盘加热。

第一,我们有更多的渠道和方式,去拿到客户的反馈和声音。第二,我们有专业的部门去对这些所有的信息和数据做处理和分析。第三,在我们流程的各个环节,客户的需求我们要听若干次,作为产品的输入,来保证这台车从头到最后整个开发生命周期里面,都充分融合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层、不同性别的客户的需求。

媒体:MG的口号是跟年轻人做朋友,但我想问是跟年轻男生做朋友还是跟年轻女性做朋友?MG的女性车主占比是多少?我们的设计会不会更多考虑女性审美对设计的需求?

邵景峰:在整个中国家庭消费结构里面,根据官方权威机构的报告,女生排第一位,另外在决策购买行为里面也是女生最重要。

我们做车的设计时,MG品牌所展现的年轻既要有男孩子的运动年轻,也要有女孩子喜欢它的年轻。全新MG4造型语言的调整正切合了当下这种时代的特征。设计策略必须适应当下技术平权带来的调整。MG4只是我们一次大胆的尝试,未来明年应该还有更多MG品牌全新重磅车型的推出。

媒体:MG4连续两个月销量破万,萃总您有没有更大的销量目标?尤其2026年产品型谱准备怎么打?

陈萃:我们到后年年底要推出13款新能源车型,这13款是一台都不会跳票的。每个品牌都想成为一个年销百万的品牌。我们更多是考虑怎么成为年销百万的品牌。现在中国汽车市场对于客户还是挺好,产品互相之间卷配置卷得特别厉害,所以我们考虑什么东西支撑我能走到哪一步,并且能够坚持下去。

我们未来要做的13款车已经布局好了底层的技术战略。所有的产品在底层的技术领域,能让你看到跟市面上不一样的不同质化的东西。同时,再基于客户的需求提供给客户,去做加法,这样就有更大的概率去做成更高的销量,并一直坚持下去。

达成更高的销量目标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在新的100年里面能持续做到,这才是最牛的。而我们整个渠道的建设、整个组织to C的思维转变,怎样用最快的方式去认清自己,然后提高整个组织的效率,这些才是背后真正能做到更高销量目标的原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退役电池冲击锂电市场,合规品牌...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庞大基数背后,动力电池退役浪潮...
上汽奥迪全系集结广州车展:电动... 导语:豪华战场再发力,上汽奥迪携全矩阵征战广州车展。 11月21日,第二十三届广州车展如期开幕,新能...
欧瑞博智能化+电气化正成为科技... 来源:第一家电网 随着“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提高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推动能源消费绿色化低碳化”,居...
哈弗亮相广州车展 传递年轻化理... 11月21日,哈弗品牌以“与哈弗一起 粤活粤年轻”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围绕“年轻”的交流活动,不仅展示...
2025广州车展|陈萃:MG4... 出品 | 汽车咖啡馆 11月21日,2025(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开幕,作为行业权威媒体,...
主动服务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我们在园区的推荐下,正在与南通对接购地意向。”Autolab...
对话柳长庆:从品牌焕新到战略升... 2025年即将落下帷幕,这是中国汽车市场在混战与严重“内卷”中艰难前行的一年。各大品牌在配置、智能与...
原创 锂... 锂空气电池因轻量特性和高能量密度,对电动航空器和电动汽车发展至关重要。 电动飞机的梦想与优质电动汽...
上汽奥迪2025广州车展发力:... 在2025广州国际车展上,上汽奥迪以双品牌全系阵容惊艳亮相,全面展示其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的战略布局...
37.99万起!岚图泰山上市捅... 将冲击豪华汽车市场作为目标,而备受关注的大六座旗舰SUV车型岚图泰山近日正式上市,价格从37.9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