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车展正式开幕。
奔驰祭出了豪华品牌的最大手笔:全新升级的长轴距C级、E级、S级同步亮相,GLB、GLC、GLS三款重磅SUV车型也同步推新。
更令人惊喜的是,奔驰还在车展的前一天,举办了2025梅赛德斯-奔驰XX科技创新日活动,亮相了AMG GT XX电动化概念车,一众大佬一起站台,坚持践行“油电双行”的战略。
AMG GT XX概念车的实力究竟有多强大,以至于奔驰要专门举办一场科技创新日?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性能与科技感完美融合
最近几年,几大头部豪华品牌都在积极推进电动化,但在设计上,却走了不少弯路。
有的品牌缺乏创新,让电动化序列与燃油序列“共脸”,被消费者指责缺乏新意;也有部分品牌将自身特质完全推倒,但过度“创新”的设计也被认为是无根之萍。
奔驰全新AMG GT XX概念车很好地避开了这两点,保持了AMG性能车的风格,同时又极具电动化的辨识度。
新车采用了扁平化车身设计,融合水滴式流畅线条,整个车身看起来非常运动。前脸采用大尺寸进气口保障散热,车尾则通过主动气动刹车的设计缩短制动距离,让造型完美服务于空气动力学效率,这也是老牌豪华品牌的底气。
内部设计方面,新车采用了F1 风格蝶形方向盘匹配黑橙运动配色,第一时间就将运动氛围拉满。10.25 英寸仪表和14 英寸中控屏向驾驶员倾斜,让操作更加便捷。3D打印座椅覆回收轮胎制LABFIBER生物皮革,做到了兼顾轻量化与环保。
在交互层面奔驰也做了大胆的创新,MBUX流光漆面可以显示车辆状态,AR 竞速头盔可以投射赛道数据,大灯集成扬声器打造专属声浪,将驾驶沉浸感强化到了极致。
光从设计来看,AMG GT XX概念车就是头部豪华品牌近年来最得意的电动化作品。
(2)突破电动超跑痛点
一直以来,电动超跑都有两大痛点,那就是 “短续航+弱耐久” 。因为追求极致性能的定位与当前电动车核心技术瓶颈相互作用,导致这个问题几乎无法避免,但全新AMG GT XX概念车的出现打破了这一“铁律”。
新车搭载了三台轴向磁通电机,这是来自F1的技术,动力密度是传统电机的3倍,体积重量却只是传统电机的1/3。基于这样的创新黑科技,AMG GT XX概念车实现了超过1000kW(1360马力)的峰值功率,极速突破了360km/h,0-100km/h加速做到了2.5秒。
更关键的是,新车拥有超前的耐久性。在之前的纳多赛道极限测试中,AMG GT XX概念车以平均300km/h的车速连续行驶了40075公里(绕地球一圈),刷新了足足25项世界纪录,动力持续输出能力达到同级最顶尖的水准。
能够在高倍率放电的前提下始终保持电池、电机的温度稳定,能在长期高频次的应力冲击下,保证功率半导体、轴承等部件的可靠性,奔驰确实做到了大尺度的突破。
在800V高压架构和NCMA四元电池(能量密度300Wh/kg)的加持下,新车实现了850kW的平均充电功率,可以5分钟补能 400km,这个效率已经持平燃油车,也是奔驰实现“油电双行”的重要一环。
(3)赛道技术量产化成杀手锏?
AMG GT XX概念车是AMG.EA平台的前瞻之作,也是首款搭载源自F1驱动科技的纯电车型,它创新的轴向磁通电机和电芯直冷技术都来自F1赛道。但更关键的,还是成功将这些技术量产。
为了实现轴向磁通电机的工业级量产,奔驰制定了足足100道工序,其中有35道工序是全球首创,为此奔驰准备了30余项专利。在一系列创新技术的加持下,新车的后轴双电机厚度做到了8cm,仅相当于手机宽度,这也是能够突破性能极限的关键。
奔驰也引入了大量的F1空气动力学,加入了全球首创的可变叶片轮毂,可以智能调节风阻 / 散热。搭配等离子激励器、车底文丘里效应设计,让风阻系数做到了惊人的0.198。
全新开发的圆柱形电芯采用了全极耳设计,为的就是保证充放电效率和散热性能。智能直接冷却系统加入了高科技冷却剂,确保为每个电芯提供独立的冷却,让电池的温度始终处于最优水平,在激烈驾驶中维持稳定的动力表现,背后都是大尺度的技术创新。
为了实现极致的性能,奔驰还拉来了一大堆行业顶尖的合作伙伴,集合AMG、F1团队HPP、YASA 电机等技术资源,连米其林、微软都被拉到一起参与测试,这也保证了后续技术复用性能够覆盖所有AMG.EA平台量产车型。
(4)突围关键之作?
最近几年,电动车的性能竞赛已经接近尾声。毕竟不论是加速3秒还是2秒,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
而AMG GT XX概念车的出现,则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那就是在追求极致性能的同时,还能为驾驶者带来非凡的驾驭快乐,重新定义未来高性能的驾趣。
新车针对性解决了电动超跑高速衰减、补能低效的两大痛点,重新定义了 “电动性能”,这也是推动电动超跑从“拼参数”向“拼全场景体验”升级的重要一环。
在市场层面,AMG.EA平台首台量产车型将在2026年落地,这会是一款四门跑车,它的出现必将扭转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跑车领域的弱势局面。这是吸引年轻客群的 “先锋军”,也是奔驰后续从性能领域向家用领域转化的关键一环。
奔驰也在不断强化自身的弱项,将大批中国企业升级为创新合作伙伴,打造贴合本土市场的智能体验。比如Momenta联合开发城区及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系统,融入“人机共驾”理念,相关系统已经落地上海、苏州,并在逐步拓展至更多城市。
借助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与思必驰的技术,奔驰优化了车辆虚拟助手的交互逻辑,让语音交互更贴合中国用户习惯。这种深度共创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采购,而是从电气架构到驾驶体验都遵循“奔驰标准”的融合创新,让“中国速度”与全球标准结合。
(5)功夫拍案
在电动化时代,奔驰的竞争力是什么?或许AMG GT XX概念车给出了答案。是攻克性能与能效双重难题的极致性能,是超强的耐久性和补能能力,也是碰撞后毫秒级高压断电、2 秒内电压归零的电池技术,也是积极拥抱新技术的决心。
消费者要的,奔驰都有了。那奔驰要的电动化突围,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