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 |小戎
哈喽,大家好,小戎这篇国际评论,主要来分析荷兰抢中国安世半导体反被反制,硬刚俩月就认怂,这背后全是利益博弈的门道。
11月19号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在X上发声明,说要“暂停干预安世半导体”,还拽了句文绉绉的:“鉴于近期事态发展,现在是采取建设性步骤的正确时机”。
荷兰偷鸡不成蚀把米?
翻译成人话就是——“扛不住了,但面子得留着”,这波话术和村口吵架吵输了说“我懒得跟你一般见识”的大爷一模一样。
这出大戏得从俩月前说起,9月30号荷兰突然“开大招”,翻出本1952年的《物资供应法》——这法本来是防苏联钢铁洪流的,搁仓库积灰70多年,连纸都快脆了,居然被翻出来对付一家中国公司。
荷兰法院更是秒变“效率天花板”,火速把中方CEO张学政撤职,把闻泰科技99%以上的股份都托管了,比外卖送得都快。
说起来挺讽刺,安世是闻泰科技真金白银合法收购的,100%控股的私营企业,荷兰说抢就抢。
可他们忘了,这公司是全球汽车芯片界的“扛把子”,欧洲车企的命根子——宝马、奔驰、大众全靠它供货,相当于攥着欧洲汽车业的“饭票”。
咱中方的反应特冷静,主打一个“你敢掀桌子,我就敢砸饭碗”,直接暂停对安世全球客户的芯片供应,底线划得明明白白:“把CEO官复原职,控制权还回来,不然免谈”。
这招堪称“精准打击”,欧洲车企正赶着电动化转型的末班车,缺芯片堪比跑步时被抽了鞋带,立马就慌了。
欧洲车企急哭
德国车企先坐不住了,毕竟汽车产业是德国经济的“心脏”,没芯片生产线就得停,工人就得失业,这账比计算器算得都清楚。
于是德国车企组团给荷兰施压,那架势跟催债似的。11月7号荷兰就先松了口,说“只要你恢复供货,我就暂停接管”,活像吵架时放狠话“你再骂一句试试”,对方真骂了又说“我不跟你计较”。
但荷兰政客的嘴比钢筋还硬,11月13号卡雷曼斯还跟《卫报》放话:“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这么干”。
结果咱商务部发言人直接“怼回去”:“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极度失望加强烈不满”,这波回应比吃火锅配冰饮还爽。
其实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利益面前,规则都是浮云”。
荷兰以为举着“国家安全”的牌子就能为所欲为,没想到咱根本不吃这套,你断我控制权,我就断你供应链,看谁先扛不住——答案很明显,扛不住的是整个欧洲。
荷兰一个小国,哪架得住德国车企的“连环call催命”?
从9月30号抢控制权,到11月19号宣布“暂停”,前后不到俩月,荷兰就从“硬刚王者”变成“嘴硬青铜”。
抢芯片反被中国卡了芯片脖子
中间没骂街没互撕,全是冷静的利益算计:荷兰发现抢了公司不仅没捞着好处,还把整个欧洲拖进泥潭,相当于偷鸡不成反被啄,还啄的是自己盟友。
最搞笑的是荷兰的“遮羞布”操作,明明是认怂,非得说“建设性步骤”,可西方媒体不给面子,彭博社直接拆台:“这就是把控制权还给中方了”。
这事儿看着像个例,其实是西方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常规双标”。
平时喊着“自由市场、公平竞争”,一碰到利益就秒变“规则粉碎机”,但现在不是20年前了,咱早不是只能被动挨打的“小萌新”,手里有实打实的筹码。
安世掌握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链的关键环节,这就是咱的“王炸”,荷兰动一下,整个链条都得震,这就是中国这些年供应链布局的“隐藏buff”。
说白了,国际博弈就像打扑克,你手里有大牌,对方才跟你好好玩;没筹码,人家连牌桌都不让你上。
不过咱得清醒,荷兰说“暂停”不是“撤销”,相当于游戏里的“暂停键”,不是“退出键”,保不齐啥时候又要搞事情。
这次赢了一局,但“副本”还没通关,下来该干啥?接着搞自主研发,把核心技术攥在自己手里,在供应链里站得更稳。
结语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能保护你的从来不是“国际规则”这种口头承诺,而是自己的实力。
荷兰这波“抢芯片”翻车记证明:想用冷战老套路搞单边主义,行不通;中国也早不是当年的“软柿子”。
下次再有人想抢东西,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承受值”,别最后抢不到还把自己的面子摔地上,捡都捡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