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人驾驶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迈向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2024年,相关市场规模已达12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16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5%。这一迅猛增长得益于政策强力支持、技术持续突破与市场需求的快速释放。从百度Apollo开放平台到蔚来、小鹏等新势力车企,再到传统主机厂如上汽、吉利的智能化转型,中国已形成多元竞合、生态协同的产业格局。
技术层面,感知系统不断进化,激光雷达向MEMS与Flash路线演进,多传感器融合与边缘计算显著提升环境建模精度与实时响应能力。决策控制方面,路径规划算法兼顾安全、舒适与合规,模型预测控制(MPC)等先进策略保障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稳定运行。同时,深度学习、行为预测与风险评估模型正让自动驾驶系统具备“类人”判断力,为L4级高度自动化铺平道路。
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不仅涵盖私家车智能辅助驾驶和Robotaxi共享出行,更深入物流干线运输、城市末端配送、工业园区、矿区乃至农业机械与智能巡检等封闭或半封闭场景。这些领域因环境可控、效益明确,成为技术率先落地的试验田,加速了商业模式验证与规模化复制。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技术集成复杂度高、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公众认知不足及法规体系待健全。未来,随着5G、车路协同与智慧城市深度融合,无人驾驶将不再孤立运行,而是融入整体交通生态。跨行业合作、全球化布局与开放式创新,将成为推动中国在全球自动驾驶竞赛中占据领先地位的核心动力。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