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迪和爱玛,这两个名字几乎成了电动代步车的代名词。数据显示,2023年雅迪卖了1652万台,爱玛1074万台,两家合计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走进任何一家电动车卖场,销售员首推的必定是这两个品牌。
然而,当你站在街头观察十分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穿梭在车流中的外卖骑手,很少骑着雅迪或爱玛送货。他们的坐骑,更多的是九号、小牛,或是其他专为外卖设计的车型。
对普通用户来说,电动车是上下班、买菜接孩子的代步工具。对外卖员而言,电动车是挣钱的生存工具,是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
普通人每天骑行不到20公里,而外卖员每天至少要跑200公里以上。这种使用强度的差异,就像家用轿车和出租车的区别。
雅迪和爱玛的主流车型多采用铅酸电池,充满电只能跑80公里左右。对外卖员来说,这样的续航意味着工作日中途必须充电两三次,而时间就是他们的金钱。
更关键的是,铅酸电池不支持快充,充满电需要6-8小时。而九号、小牛等品牌采用的锂电池支持快充,3-4小时即可充满,甚至可以使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外卖员的工作有诸多特殊需求,这些需求往往被大众品牌忽略。比如,外卖箱需要稳定放置在车上,而雅迪和爱玛的车型设计更注重骑行舒适,前部窄后架弱,安装大尺寸外卖箱后会影响车辆平衡和骑行安全。
外卖员需要的是一款能够承受高强度使用的工具车,而大众市场需要的是一辆舒适的代步车。这种根本差异,导致了两类人群选择的不同。
九号和小牛等品牌意识到了这一细分市场的需求。它们设计了大容量电池仓,支持换电模式,外卖员可以在30秒内完成电池更换。车身结构也针对外卖箱进行了加固设计,避免因载重影响操控安全性。
从价格看,雅迪和爱玛的主流车型在2000-4000元区间,而九号、小牛等品牌往往在4000元以上。表面看,大众品牌似乎更具性价比。
但外卖员算的是另一本账。他们更关注长期使用成本。外卖骑手多来自工薪阶层,收入有限,但车辆是他们谋生的工具。
雅迪和爱玛作为一线品牌,每年投入巨额广告费,零件优质但价格较高。而一些专为外卖设计的品牌,虽然售价可能不低,但针对性强的设计减少了维修频率,配件更便宜,整体用车成本反而更低。
外卖员选择的品牌,可能初始投资高,但耐用性强,维修成本低,长期来看更划算。
大众市场与专业需求之间的鸿沟,揭示了商业世界中一个常被忽视的真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产品。雅迪和爱玛的成功在于抓住了主流用户的心理,而九号和小牛则凭借对细分市场的精准洞察赢得了一席之地。
对于普通消费者,雅迪、爱玛是不错的选择。但对于外卖员来说,他们的选择完全由工作需求决定。这提醒制造商:在追求市场份额的同时,需要关注不同细分领域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