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帮发小去换轮胎,他指着店里最宽的胎就喊“就要这个”,说看着就气派,抓地力肯定牛。我当时差点没笑出声——兄弟,你那台家用SUV,平时就开着送孩子买菜,换个赛车级宽胎,油耗蹭蹭涨不说,转弯时胎壁都能蹭到车身,这不是花钱找罪受嘛。
真不是我较真,好多车主对轮胎的理解,还停留在“能滚就行”的阶段。但你知道不?轮胎这东西真有段位,青铜选手坑车坑钱,王者选手才是行车安全的底气。我干汽车测评这几年,见过太多因为选不对轮胎出问题的,有的爆胎后还一脸懵,压根不知道是轮胎段位太低惹的祸。
先说说最常见的青铜操作——盲目跟风换“大脚”。去年有个智己LS6车主找我吐槽,才开两万多公里,四条原厂胎磨得不像样,还爆了两条。一开始她以为是质量问题,闹到4S店,检测完才知道,她提车时觉得原厂胎不够酷,自己换了直径大一圈的轮毂轮胎,超出了原厂规定的3%误差。你说这冤不冤?新能源车本身加速猛、车重重,轮胎负荷就大,再配个不合规的“大脚”,不磨损才怪。
还有更离谱的,有个朋友买轮胎只看价格,说进口的贵就是好。上次他花两千多买了条所谓的“欧洲原装胎”,结果开了三个月,胎侧就起包了。后来我一看才明白,那胎是针对欧洲平整路面设计的,胎壁特别薄,咱们这儿的烂路一颠,可不就鼓包嘛。其实现在国产胎早不是以前的样子了,今年中汽严选的“十佳轮胎”里,东风胜利都跟米其林、马牌站一块儿了,静音和舒适性得分比不少进口胎还高,价格却便宜一半。
那什么样的轮胎才算白银段位?至少得明白“按需选胎”。我邻居张叔开SUV跑工地,之前用的公路胎,不到半年胎纹就磨平了,雨天刹车总跑偏。我让他换成全地形AT胎,花纹深、胎壁厚,现在开了一年多,胎面还好好的。要是经常在市区开,就选浩悦5那种静音胎,过减速带的时候,胎噪小得能听清音乐;跑高速多的话,德国马牌MC7的抓地力靠谱,雨天开着心里踏实。
说到这儿插一句,选对轮胎只是基础,会用才是王者。我见过太多人轮胎胎压都搞不明白,夏天嫌热就把胎压放太低,结果胎面中间磨得快;冬天又打得太足,颠得人腰疼。其实很简单,车门侧边都标着标准胎压,夏天比标准低0.1就行,冬天正常打就行。还有胎纹里的小凸点,磨到跟胎纹齐平就必须换,别想着“再凑合用用”,这可是保命的东西。
我之前跑长途,半路发现右后胎有个小裂痕,就近找了个维修店,老板说能补。我当时差点就信了,结果蹲下来一看,裂痕都到胎壁了,这种根本没法补,只能换。后来换了条东风胜利的新能源专用胎,胎体特别结实,据说强度比普通胎高不少,那天剩下的几百公里高速,开着特别稳。真的,轮胎上别省小钱,关键时刻能救命。
现在回头看,发小最终听了我的劝,换了跟原厂规格匹配的全地形胎,开了俩月跟我说,油耗降了,过坑也不颠了。其实好多车主不是不想选好轮胎,就是被“进口好”“越宽越好”这些误区坑了。
你要是拿不准自己的轮胎啥段位,评论区留车型和用途,我帮你瞅。对了,你们有没有过因为轮胎闹心的事儿?是换胎被坑过,还是遇到过爆胎惊魂?快说说,让大伙儿都避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