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叉车,全球需求景气上行,具身智能助力新成长》由国金证券发布,聚焦叉车行业全球复苏态势与智能化转型机遇,系统分析需求拐点、技术升级与国产企业突围路径,为行业投资提供核心指引。
全球叉车需求迎来明确复苏拐点。叉车下游应用覆盖制造、仓储、物流等多领域,需求韧性强,受单一行业波动影响小。经历两年下行期后,2025年在全球降息周期与技术升级驱动下呈现结构性复苏,2Q25欧洲、北美、亚太地区订单增速分别达2%、17%、17%,全球合计增长12%。头部企业订单率先回暖,凯傲集团3Q25订单同比增长17%,丰田工业结束连续8个季度负增长。中国市场表现亮眼,2025年1-9月累计销量110.64万台,同比增长14%,其中外销40.90万台(+15.5%),9月内销增速达29.3%,反映制造业投资与物流自动化需求回暖。
电动化与智能化成为核心升级方向。全球电动叉车渗透率持续提升,2024年欧洲平衡重式叉车电动化率达68%,而中国仅35%,低于全球平均43%,提升空间显著。锂电池凭借能量密度高、维护成本低等优势加速替代铅酸电池,2024年中国锂电池叉车占电动叉车比例达47.43%,电动平衡重叉车中锂电占比更是高达71.71%。智能化方面,无人叉车作为AGV重要形态,2024年全球销量3.07万台,中国占比64%,但渗透率仅1.9%,随着激光雷达、控制器等核心部件国产化降本,投资回收期缩至2-3年,行业进入爆发期。具身智能技术进一步重构行业,物流场景因动作规范、应用前景广阔,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率先落地领域,推动叉车从“机械化作业”向“认知化智能”跃迁。
国产企业凭借技术与全球化实现弯道超车。中国叉车企业依托锂电技术优势、高性价比与完善渠道布局,海外份额持续提升,1H25合力、杭叉、中力海外收入占比分别达43%、40%、52%,出口成为重要增长点。在智能化浪潮中,国产头部企业积极布局:杭叉集团收购国自机器人,推出X1系列具身机器人;安徽合力成立联合实验室聚焦智能物流机器人;中力股份、诺力股份通过战略合作推进技术迭代,形成“硬件+软件+场景”全链条生态。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