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到30万的纯电SUV销量榜单一出炉,小米YU7像个大块头直接把其他人按在地上摩擦,特斯拉Model Y和几款老牌新秀挤在后面,数字和工厂产能故事更劲爆,后续细节会更令人感到这个市场正在被重新洗牌。
10月,榜单显示小米YU7当月销量猛到33662台,价格区间25.35万到32.99万,领先第二名一大截,榜单里还有Model Y、乐道L90等车型,数据冷冰冰但结果很刺眼。
小米去年到今年一路加速建厂铺产能,第一期工厂设计年产15万辆,到了2025年通过双班制产能实际利用接近200%,月均交付约2.5万台,这个数字直接支撑起YU7的爆发式交付。
市场上特斯拉Model Y的当月销量为19488台,价格区间26.35万到31.35万,作为老牌热销车型它依旧稳住了位置,但和YU7之间的差距也让人看见新势力的冲锋力。
乐道L90这个名字出现在第三位,售价在26.58万到29.98万之间,销量11722台,说明在这个价位段还有玩家通过产品或渠道抢到一块蛋糕,并非只有大厂能吃独食。
上榜的还有智己LS6销量8936台,售价21.29万到28.49万,智界R7销量6318台,售价24.98万到30.98万,理想I6销量5775台,售价24.98万到26.98万,这些数字把市场分层讲得很清楚。
极氪7X和乐道L60分别卖出5640台和5620台,售价区间各有侧重,岚图知音销量4218台,售价20.29万到24.29万,而小鹏G7销量3463台,售价19.58万到22.58万,这些车各自找到了自己的用户圈层。
从交付节奏看,月均交付2.5万台的背后是产线稳定、供应链配合和渠道铺设三管齐下,单靠营销和宣传是难以维系这种连续交付的。
销量榜单的时间点落在2025年10月,榜单整理者在11月11日把数据公示出来,让外界看到小米YU7在这一波竞赛中的位置及其工厂节奏的影响力。
短时间内能把销量推到3万多台,需要渠道终端能承接、经销体系能把车交到用户手里,另外售后和交付体验也要跟上,否则高交付数也会遇到用户怨声。
小米YU7把自己放在高频交付和大规模产能扩张的双轨道上,这种打法在短期内带来显著成绩,随后能否稳住还要看持续交付和用户口碑的延展性。
榜单之外的细节里还藏着渠道投放、补贴节奏和用户接受度这些变量,10月的成绩是阶段性验证,但也会成为后续攻防战时的重要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