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又又又炮轰激光雷达。
他认为,基于激光雷达的Waymo驾驶方案,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例如降雪、降雨甚至沙尘暴等场景中,会让车辆陷入导航困境。
他甚至举例称,SpaceX“龙”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就依靠激光雷达,“我比谁都清楚它的长处与短板”。
可华为的智驾感知路线一直与特斯拉截然相反,不光坚持使用且自研激光雷达,且越用越多。
今年5月31日,鸿蒙智行旗舰车型——尊界S800上市,首次搭载了基于4颗激光雷达的ADS 4系统。
让人意外的是,5个月之后,这项配置出现在一台起售价只有二十多万元的中大型纯电轿跑上。
10月28日,阿维塔12四激光雷达版车型正式上市,推出纯电与增程两种动力、6款车型,官方指导价为26.99万元-42.99万元。
新车全系标配四颗激光雷达,以及搭载鸿蒙智行最新的ADS 4系统,在智能驾驶方面,与百万级的鸿蒙智行旗舰尊界S800看齐。
其实,四颗激光雷达的配置,在汽车圈并非新鲜事。
2021年,长城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沙龙机甲负责人就曾公开表示:“你有几颗激光雷达?4颗以下,请别说话。”
2022年发布的纯电SUV路特斯ELETRE,也已经搭载四颗伸缩式128线激光雷达。
而在今年9月底刚刚上市的极氪9X,甚至搭载了1颗520线激光雷达+4颗补盲固态激光雷达的“5激光雷达”方案。
但近年来,多家企业转向纯视觉方案,例如小鹏P7+取消激光雷达,采用高清摄像头,能够实现城市领航辅助;供应商Momenta也开发了纯视觉方案,被奔驰纯电CLA等车型采用。
在此背景下,阿维塔 12 的“四激光雷达满配”真的有必要吗?多激光雷达会成为车企堆料的趋势吗?
为什么是四颗?
上一代阿维塔12已经搭载了3颗激光雷达,分别位于车头和车身两侧,它们均为高感知长距离激光雷达。
3颗激光雷达的配置,可减少两侧盲区,对侧面车辆识别更早、更准确。还能应对行车切入、垂直窄车位和鬼探头等场景。
阿维塔科技董事长王辉在发布会上说,最初与鸿蒙开发“3激光”版本时,就致力于打造最领先的辅助驾驶方案。
在“3激光”版中,车前方和左右两侧的激光雷达均可达到150米的探测距离,3颗激光雷达的探测视角覆盖300度。
不过,依然对后向视角存在盲区。只要再加一颗激光雷达,就能提升为360度的全视角覆盖,于是“4激光雷达”应运而生。
增加的后向采用固态激光雷达。虽然探测距离不如其他3颗,但在探测范围方面表现更好。
阿维塔官方介绍,后向激光雷达在垂直维度拥有较大的探测视野,能检测到超声波雷达与摄像头无法感知的负向障碍物,例如下沉台阶、悬空消防水管以及不起眼的沟渠等,并且生效范围可以覆盖1km/h-60km/h。
自动泊车时,安全性的提升非常明显。
有意思的是,此次阿维塔12焕新,依然使用96线激光雷达,没有采用最新的192线。
阿维塔科技副总裁雍军表示:
“前向/侧向3颗96线程的激光雷达,叠加其实是288线程,整体能力不止192线程,这也是目前乾崑智驾体系中线程最高的方案。未来若出现更高线程的方案,阿维塔也将率先搭载。”
此前,不少新势力车企也经历过激光雷达数量方面的“军备竞赛”,但消费者很快发现,数量≠能力。
如果没有强大软件的支持,激光雷达很容易成为摆设。甚至出现搭载多颗激光雷达的车型,表现不如单颗的尴尬。
阿维塔12四激光版,为乾崑智驾ADS 4满血版。
资料显示,该系统基于最新的WEWA架构打造。整车还有3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以及11颗高清摄像头。
架构革新之后,同等算力条件下,数据处理的效率更高,也能更有效地利用这些硬件。
据悉,阿维塔12四激光版相比上一代车型的端到端时延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车辆重刹率降低70%。甚至还能基于车位到车位2.0,并且支持ETC车道识别。
并且,全维防碰撞CAS 4.0也得益于传感器和软件架构的提升,加快了反应速度。极限情况下,主动防碰撞刹停速度提升至150km/h。
多不等于好,实用最重要
虽然经过多轮降价,但激光雷达的采购成本依然不低。
以某科技公司热门的明星产品AT128为例,在今年5月份的报价为2800元一颗。
如按此采购价格进行推测,阿维塔12四激光版,仅激光雷达这一项成本支出,就超过了1万元。
对于售价百万的尊界S800或售价50万的问界M9来说,这点成本增加还可以承受。但全系标配四颗激光雷达的阿维塔12,起售价在结合权益后,只有25.99万元。
换句话说,偏冗余的硬件配置,是否值得?
而且,消费者在经历过去3-4年的新势力价格战、技术战后,太多纯视觉车型投放,已经对激光雷达数量没那么敏感。
首先,激光雷达并非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的唯一解决方案。
之前小鹏汽车就表态,以后新车不使用激光雷达,而是依靠大算力和AI模型,持续提升纯视觉方案能力。
何小鹏认为,在算法和AI足够强、数据足够多的情况下,纯视觉方案,也能实现稳定可靠的辅助驾驶性能。
其次,激光雷达太多,也会产生新问题。
几颗雷达同时工作,每一颗都会实时生成大量数据。因此,不同激光雷达之间的数据同步非常重要,不然系统更可能会出现误判。
同时,大量数据也为算力带来更大挑战。公开资料显示,基于四颗激光雷达的ADS 4系统,采用双芯架构总算力可达600TOPS,而三颗激光雷达系统,配备单芯架构,算力大约在200-400TOPS,更高算力意味着更大的成本。
如果四激光版相比其他单激光版车型,没有明显的领先优势。那么在消费者眼里将是成本劣势。50万级的车主可能不在乎,20万级的车主可能在乎。
不过,也别太为阿维塔12四激光版的销量担心。
一方面,凭借鸿蒙智行的持续迭代能力,为车主留足未来硬件升级的性能冗余。
另一方面,王辉在发布会上专门强调,驾驶安全是阿维塔最重视的第一要素。
即便阿维塔12四激光版智能驾驶上限,并没有增加很多,但安全下限无疑明显提升。
而且,抛开智能辅助驾驶,本次阿维塔12的其他产品升级点颇为实在。
例如,增程版原本39.05kWh的动力电池,升级为52.01kWh,CLTC续航里程从之前的245km提升为356km。
新车加入了800V高压架构,降低百公里电耗的同时,让增程车的峰值充电功率飙升到240kW,SoC从30%-80%,只要10分钟。
甚至还将最新的HarmonySpace 5以及25扬声器的英国之宝音响变成标配。
面对市场价格的不断下探,友商竞品的步步紧逼,阿维塔12通过“加量不加价”的方式竞争。
如此一来,既保证了品牌与车型的高端定位,又能在注重性价比的用户眼里获得一席之地,标配的四颗激光雷达有一定程度的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