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V高压平台这词儿,最近在电动车圈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充电10分钟跑400公里,光听着就玄乎——以前开燃油车加油快,也得拧开油箱盖、等加油机跳枪,前后少说三五分钟,电动车这是要反过来碾压了?
说实话,我一开始压根不信。去年冬天开朋友的老款电动车跑长途,服务区充电桩排着长队,好不容易轮上了,充了40多分钟才勉强够到下一个服务区的距离,冻得我在车外直跺脚。那时候就想,电动车要是能把充电时间缩到半小时内,我就谢天谢地了,10分钟?简直是天方夜谭。
后来跟做电池研发的发小吃饭,聊起这事儿,他才跟我掰扯明白。不是咱想的“加大电流就行”,这里面门道多了去了。他说现在能做到10分钟充400公里的,比如宁德时代那款神行超充电池,正极负极都动了大手术。正极搞了什么超电子网,让锂离子跑出来更顺;负极也加了快离子环,相当于给离子修了条高速路。
我听着似懂非懂,追问他“那是不是买了带这电池的车,随便找个充电桩都能这么快?”他白了我一眼,说我想简单了。得车和桩配套才行,车是800V平台,桩也得是超充桩,不然就像给自来水龙头接了根细吸管,再大的水压也出不来快水。
前阵子去试驾了一款搭载800V平台的车,销售特意拉我去他们品牌的超充站体验。我盯着表看,从30%充到80%,真就用了12分钟,仪表盘上的续航里程蹭蹭往上涨。当时旁边还有个开老款电动车的大哥,凑过来看热闹,嘴里嘟囔着“这比我家插排充电还快,早知道等等买这款了”。
不过有一说一,这快是真快,但也不是没毛病。试驾那天是大晴天,气温二十多度,销售说要是到了零下几度的冬天,充电速度会慢一点,可能要多花个三五分钟。还有啊,现在这种超充站太少了,我家小区周边三公里内都没有,要是开着车跑十几公里去充电,省的时间又耗在路上了。
最关键的是价格,带800V高压平台的车,普遍比同级别普通电动车贵个两三万。我跟发小吐槽这事儿,他说现在成本还没降下来,电池、电机、线束这些都得用更高规格的材料,等以后买的人多了,价格自然会下来。就像早几年的全景天窗,刚开始也是高端车才有的配置,现在十来万的车都能选装。
对了,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快充对电池有影响吗?我特意问了试驾的销售,他说现在电池都有保护机制,不会出现过度充电的情况。我还是不太放心,又去查了点资料,发现只要不是每次都把电用到精光再去快充,对电池寿命影响不大。倒是那些天天慢充到满电的,反而可能让电池衰减更快,这点挺出乎我意料的。
现在想想,10分钟充400公里还真不是噱头,是实打实的技术进步。但要说现在就值得闭眼买,我觉得还差点意思。毕竟超充站还没普及,冬天充电速度也会打折扣,最重要的是价格还不够亲民。
我身边有朋友已经下手了,他说自己经常跑高速,超充站用着很方便,省下来的时间比多花的钱值。也有人觉得没必要,说自己平时就上下班开,每天回家慢充就行,快充再快也用不上。
其实买车这事儿,真得看自己需求。要是经常跑长途、对充电速度要求高,现在的800V高压平台车型可以留意下;要是就市区代步,普通电动车完全够用,没必要为用不上的技术多花钱。你们觉得呢?身边有开800V平台电动车的朋友吗?实际用着到底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