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金华一位小米YU7车主的遭遇引发全网关注。新车提车仅两天,车主便发现主驾地板隆起,拆检后竟在地板下找到一枚多余的支撑高度传感器(部分网友指出为空气悬挂高度传感器),而原车对应零件并无缺失。这一离奇的质量问题,让小米汽车的品控体系再度陷入舆论漩涡。
据第一财经报道,该车主于10月12日完成提车,10月14日更换脚垫时发现异常。经拆检确认,地板下的"不明物件"为车辆传感器部件,属于完全多余的装配。10月17日,车主前往义乌小米服务中心进行专业检测,但截至发稿时,官方仍未公布检测结果。
发现问题后,车主第一时间联系小米金华售后,明确提出两项核心诉求:出具正式检测报告、详细说明问题成因。
然而售后仅以"需上报处理"口头回应,始终未能提供书面答复。对此,车主态度坚决:"无需额外补偿,只求小米正面回应两个关键问题——
地板隆起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多余零件究竟从何而来?
这关乎生产工艺与品控标准,消费者有权知晓真相。"
事件曝光后,网友热议不断。不少网友质疑小米汽车的生产管理能力,直言"新车3天就出现装配疏漏,生产线可能存在严重问题",更有网友犀利吐槽"这样的品控连小作坊都不如"。公众普遍认为,核心部件装配出现如此低级失误,反映出小米在汽车生产环节的品控流程存在明显漏洞。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小米汽车首次陷入质量争议。此前,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选装件就引发大规模投诉,该部件售价高达4.2万元,但车主普遍反映其实际性能与宣传严重不符,涉嫌虚假宣传。目前已有多位车主正式起诉小米汽车,要求按照"退一赔三"标准维权。
截至目前,小米汽车官方尚未就金华YU7车主反映的质量问题作出公开回应。车主表示,若长期无法获得合理解释,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作为自带流量光环的新造车品牌,小米汽车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如何筑牢品控防线、回应消费者合理诉求,成为其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文章来源:网络,文章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仅供参考。
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烦请平台留言删除。
更多文章请进入下方按钮“往期文章”或“分类阅读”页面进行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