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0日消息(记者姜鹏)10月16日,是两家在华合资汽车品牌的重要时间节点。一家是北京现代,当天是它的第23个生日,其推出了新车羿欧为自己庆生,整体稍显低调;另一家是日产中国,它在杭州用一场盛大生日聚会为企业在中国发展40年的历程注脚。股东高层包括日产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伊凡·埃斯皮诺萨,东风汽车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冯长军等齐聚一堂,共同迎来东风日产N6、华为全新赋能的新一代天籁等新品。
不同表现中,记者进一步分析两家合资品牌当下不同境遇。
(厂商供图,央广网发)
北京现代还在寻找方向,还没有在新能源领域取得质的突破,暂时缺乏热销产品;日产这边,发布不久的东风日产N7成为新能源领域佼佼者,连续拿下合资纯电轿车月销第一名,这让他们信心上扬。更重要的是,这让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时代突围有了思路。
1.合资如何转型?
2020年以来,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一批新势力先后入场,后来反应更快、行动更坚决的传统自主大厂纷纷加入,反应并不及时的合资品牌则陷入迷失,市场份额快速下滑,多款明星车型如本田飞度、大众途观等逐步走弱。
合资品牌也曾多次酝酿反击,从上汽大众到一汽-大众,从广汽本田到一汽丰田,他们曾尝试推出包括ID.系列、e:N系列等新能源产品,但均是铩羽而归。
“合资品牌在这场变革中是被动的,迷失了方向,没找到自己的定位,被拖着走。”一位日系品牌高管向央广网表示,合资品牌想要找到出路,先要厘清竞争本质,不被乱象裹挟。
“在智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今天,合资企业正在经受重大挑战,这一挑战正在让中外双方的作用发生重要变化。”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向央广网表示,智能电动时代下,合资双方都要重新进行根本调整,尤其是要考虑中国市场在技术上的领先,“合资企业不仅成为制造工厂,更是创新中心,中方在技术和产品上将有更大话语权。”
后来,这被统一成为“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即从中国市场出发,凝聚股东双方技术优势,打造适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从北京现代到长安福特,从一汽丰田到东风本田,他们以不同方式表态将坚持该战略,但在关键的产品一环上始终拿不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这涉及外方改的意愿、改的能力和改的土壤。”曾在合资车企工作的市场人员吴翼骋向央广网表示,“合资品牌往往要兼顾全球市场发展,而全球新能源发展在不同区域并不平衡,让外方以中国市场为轴辐射全球是很难的,这要考虑他们是否从心底真正认可中国市场,真正从中国市场出发。”
踌躇者还在犹豫,勇敢者已经前行。去年开始,从上汽大众到广汽丰田再度喊出强化本土研发,加强中国技术优势融合。
(厂商供图,央广网发)
2024年四季度,上汽大众成立40周年活动上,秉持“在中国,为中国”战略,上汽大众决定融合股东双方各自优势资源,支持上汽大众基于中国市场开发多款包括纯电、插电混动在内的全新车型,持续打造更懂中国市场的好产品,进入合资2.0时代。
“秉持‘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我们正全方位加速上汽大众的转型步伐,计划至2026年推出全新一代电动车型。”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曾向央广网表示,“基于新的合作协议,我们将为上汽大众在新兴技术领域注入更多研发资源,从而更为深入地融入中国产业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本地创新能力。”
去年11月,广汽丰田20周年活动上,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文大力表示,在合资2.0体制下,广汽丰田开启“聚变2030”,致力成为智电时代头部品牌。为此,广汽丰田将展开革命性的全体系构造改革,根据中国市场变化,充分吸收股东方品牌优势和中国市场技术优势,从商品定义、研发、制造、营销等各个领域,彻底重构自主能力,并带来铂智3X,逐步在市场走热。
这证明了只要真正能够做到以中国市场为基础,利用好中国技术优势叠加合资品牌积淀,是能够闯出一条路。作为日产在华的核心布局,东风日产亦是如此。
2.信任和共赢
过去几年,东风日产也曾经历新能源转型阵痛,市场表现持续受压,传统明星产品如奇骏、天籁遭遇市场围剿,在新能源道路上也遇到挑战,纯电产品艾睿雅一击不中。
2025年初,以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身份回到中国的马智欣在市场调研中得到的反馈是:动作慢了、产品更新不够快。
持续冲击下,日产开始战略转变。马智欣透露,两年前,日产总部给予日产中国团队更高信任、授权和资源;东风给予全方位的支持,从产品定义、开发节奏,到供应链整合、价格策略、市场打法——中国团队拥有比以往更大的主动权。
在2024年北京车展期间,东风日产带来GLOCAL新模式。“在Glocal模式之下,中国团队得以更加精准洞察客户需求,充分地利用本地资源,整合前沿技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创造更符合中国客户需求的产品。”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周锋认为。
很快,新模式下的第一款产品东风日产N7到来。它既坚持日产全球安全品质标准,也强调中国技术优势,在智能化和电动化领域充分利用中国本土资源,最终成为日产品牌明星单品。
为什么这能发生在日产品牌上?
在东风日产工作多年的周锋认为,信任和共赢始终是合资公司最坚实的基石,“22年风雨同舟,股东双方不仅实现了‘合资’,更做到了战略上的‘合心’,行动上的‘合力’。”
在经营上,日产提供全球领先的制造标准和品牌产品的势能,东风注入本土市场洞察和资源整合能力,共同支撑了东风有限在中国的高速发展;在文化上,坚持共创价值、共谋福祉的合作方向,不断强化了团队融合。
“股东双方有一个很好的传统,那就是双方一直通过人员的互派来增进理解。迄今为止双方交流、派驻累计已经超过了4500人次,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周锋称,这让彼此更加了解与信任。
随着东风日产N7走热,让股东双方更坚信GLOCAL新模式是解决新能源转型的答案。“N7清晰地表明,当我们能融合全球和本土人才团队的专业技术、市场洞察,并始终围绕客户需求来规划、设计和开发产品时,就能创造卓越的成果。”伊凡·埃斯皮诺萨认为,日产汽车想要实现“Re:Nissan”计划的成功转型关键在中国。
“中国市场不只是重要,而是至关重要。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技术引领地位与用户洞察正在为全球汽车行业树立标杆。日产汽车已蓄势待发。战略已在实施,早期成果正逐步显现。”他表示。
(厂商供图,央广网发)
现在,股东双方决定携手加速。周锋表示,东风汽车将继续与日产全面深度合作,将日产的全球品质,融入“中国客户、中国技术、中国速度、中国团队”的本土智慧当中,探索合资、合心、合力的共赢新模式;坚定地推动“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战略落地,将合资成果进一步向海外延伸,以“中国答案”锻造“全球好车”。
从N7开始,日产品牌新品攻势正加速铺开。到2027年,东风有限将投放10款全新新能源产品,覆盖纯电、插电混动和增程动力。而日产首款插混轿车N6、首款插混皮卡Frontier Pro,以及华为全新赋能的新一代天籁,都将在第四季度推出。
其中N6是延续"在中国,为中国"理念而打造的日产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是基于日产对中国家庭在舒适性、智能化与可靠性需求方面的理解,专为广泛用户群体打造;而搭载华为智能座舱技术的新一代天籁将成为中国市场首款搭载华为鸿蒙座舱5.0的燃油车。这一配置为燃油车领域注入了更强的智能化属性,为驾驶者带来更好的互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