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帮朋友处理他那台跑了快10万公里的奥迪A6L,修变速箱的时候跟修理厂老板聊嗨了。这事儿让我突然想起来,好多人买车时都纠结CVT和AT谁更抗造,光听销售吹可没用,真得看长期用下来的实打实情况。
朋友那台是CVT的,开着一直挺顺,换挡没什么顿挫感,市区代步确实舒服。可就在9万多公里的时候,问题来了——起步时总感觉有异响,加速也没以前利索,偶尔还会顿一下。一开始以为是小毛病,结果师傅拆开一看,锥形摩擦盘磨得厉害,传动链条也有磨损痕迹,只能换件。
说实话,我当时还挺意外的。毕竟朋友开车算稳的,也没暴力驾驶过,怎么就出这问题了?修理厂老板倒见怪不怪,说他们这儿接的CVT变速箱,只要跑过8万公里,十有八九会出点类似的毛病。他翻出之前的维修记录给我看,有台同款奥迪,换整套CVT变速箱花了快10万5,这价格都快赶上一台经济型小车了。
反观旁边工位上一台跑了12万公里的Q5,用的是ZF 8AT变速箱,人家过来只是常规保养。师傅说这台变速箱除了换过一次油封,压根没动过核心部件,换挡依旧顺畅。我特意坐进去试了试,还真没什么异样,加速时动力衔接也很稳。
你别说,这对比还真挺直观。以前总听人说CVT结构简单、变速范围宽,优点一大堆,可耐用性这块确实差点意思。师傅跟我解释,CVT主要靠摩擦盘和链条传动,扭矩承受有上限,跑久了磨损是难免的。尤其是奥迪这款为了提扭矩,没用液力变矩器改用多片湿式离合器,反而更容易出问题。
我突然想起之前另一朋友的日系车,也是CVT,跑了7万公里就出现过换挡延迟。当时4S店说没问题,后来自己找熟人检查,发现是摩擦片轻微磨损,还好及时处理才没恶化。那时候没太当回事,现在跟修理厂的情况一对,才觉得这不是个例。
AT变速箱就不一样了,尤其是那种大品牌的,比如Q5用的ZF 8AT,靠齿轮咬合传动,耐造程度确实强。师傅说他们修AT的概率比CVT低多了,就算出问题,也大多是密封件老化之类的小毛病,维修成本也低不少。之前有台大众用的AT,跑了15万公里才换过一次摩擦片,花了几千块就搞定了。
不过话说回来,CVT也不是全不行。要是平时就市区代代步,一年跑不了一万公里,那CVT的平顺性优势确实明显,用个六七年估计也出不了大问题。但要是像跑长途的司机,或者经常跑山路、满载的,AT肯定更省心。
我当时还跟师傅抬杠,说现在CVT技术不是进步了吗?师傅笑了笑,说扭矩上限是天生的短板,再怎么改进,摩擦传动的本质没变,长期高强度使用还是不如齿轮靠谱。他还给我指了个细节,说BBA里也就奥迪用CVT,宝马奔驰高端车型清一色AT,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朋友那台奥迪最后修完花了小3万,他自己也后悔当初没选AT版本。这事儿也给我提了个醒,买车不能只看眼前的舒服,得想到几年后的使用成本。毕竟谁也不想开着开着就往修理厂跑,还花那么多冤枉钱。
你们身边有没有CVT或者AT的长期用户?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我反正觉得要是打算长期开,跑个十万八万以上的,AT还是更让人放心点。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用车体验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