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电桩建设,已成当下最紧迫的商机
曾几何时,燃油车占据着汽车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但如今,它们的天空正在坍塌。最新销量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市场格局。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销量巨变,燃油车阵地失守
燃油车的市场地位正在发生惊人逆转。
放眼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燃油车的传统优势正在瓦解。根据2025年6月的数据,燃油轿车市场中终端销量超过1万辆的车型仅有16款,其中只有3款车型销量突破2万辆。
具体来看,大众朗逸和日产轩逸在6月份的销量分别为25941辆和25504辆,位居燃油轿车销量冠亚军。 而大众速腾则以19858辆的销量排名第五。
曾经的全球轿车销量冠军丰田卡罗拉,本月销量仅为5860辆,排名降至第23位。 其姊妹车型雷凌的销量更是降至3304辆,排名第36位。
被誉为运动型轿车标杆的思域,本月销量为4052辆,排名第28位。
不只在轿车市场,整个燃油车领域都面临类似挑战。从2025年3月的销售情况来看,零售销量超过1万辆的常规燃油轿车只有十七款车型,其中仅两款轿车销量超过2万辆。
02 新能源车,成为不可逆的未来
当燃油车销量下滑时,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占领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122.8万辆,同比增长34.9%,新车市场渗透率攀升至46.1%。
这意味着,几乎每卖出两辆新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这一渗透率数据清晰地表明,新能源汽车已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成为不可逆转的未来趋势。
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27%。
这一数字背后,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不断提高。
03 充电焦虑,成行业发展拦路虎
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充电设施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京港澳高速某服务区的停车场里,等待充电的新能源车队从充电桩一直排到了服务区入口,足足有百米长。
一位车主无奈表示:“充满电得一小时,我前面还有四辆车,算下来这半天假期,全耗在等充电上了。”
这并非个别现象。截至2025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000万辆,但充电设施的建设进度却没能跟上车辆增长的脚步。
“车多桩少”、“补能不便”的矛盾,渐渐成了制约行业发展的“拦路虎”。
04 政策加持,充电建设按下加速键
面对巨大的充电设施缺口,国家层面终于出手了。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这份文件中,一个宏大的目标格外醒目:
到2027年底,全国要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8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这一规划能真正化解车主们的焦虑吗?它又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怎样的改变?
05 目标明确,四招并行直击痛点
和以往一些偏向宏观方向的政策不同,这次的《方案》把“解决问题”放在了首位——目标具体、路径清晰,每一条都精准戳中当前充电行业的痛点。
在补短板方面,《方案》针对不同使用场景提出了明确的量化指标。
对于社区充电难题,要求新建居住区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
针对高速公路充电瓶颈,规定到2027年底在服务区新建或改建4万个60千瓦以上“超快结合”充电枪,确保除特殊地区外所有服务区都具备充电能力。
为解决农村地区充电覆盖不足的问题,承诺在尚未建设公共充电站的乡镇至少新增1.4万个直流充电枪。
除了补短板,《方案》还在“技术升级”上花了大功夫,着力推动“快慢结合”的充电网络建设。
目前,我国公共充电设施的平均功率为45.5千瓦,尚满足不了快速补能的需求。 针对这一痛点,《方案》把大功率充电设施作为重点,计划到2027年底,全国城市新增160万个直流充电枪,包括10万个大功率充电枪。
06 万亿蛋糕,充电站成投资风口
“三年倍增”行动《方案》的出台,拉开了充电网络建设的新序幕。 这项涉及万亿投资的项目,正在带动整个产业链发生深刻变化。
充电设备制造商和运营服务商首当其冲迎来发展机遇。 充电模块、充电枪、液冷系统等核心硬件需求预计将显著增长。
中信证券指出,《方案》提出要补强城市快速充电网络,到2027年底全国城市新增160万个直流充电枪,其中包括10万个大功率充电枪。
《方案》提到的新增10万个大功率充电枪的目标和此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中目标一致,按照此前对大功率的定义在单枪250KW+,我们测算对应市场空间约在100亿元规模。
随着新能源汽车高压快充趋势的推进,大功率充电桩尤其是超充桩/堆(功率在480KW+)料将迎来新一轮资本开支的周期。
华泰证券研报同样指出,随着快充的逐步渗透,充电桩将逐步从交流桩向直流桩渗透,直流桩也将从小功率向大功率迈进,预计大功率直流桩及其产业链的需求增速或将显著高于行业。
---
未来三年,中国将迎来充电设施建设的高峰期。随着2800万个充电设施的建成,一个万亿级的市场正在开启。
对于那些还在观望的投资者来说,充电站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