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业传奇谢幕:从破产小厂到全球巨头
曹德旺的创业史堪称中国制造业的缩影。1976年,他从福清市高山镇一家濒临倒闭的玻璃厂采购员起步,1983年承包该厂并用8个月扭亏为盈。1987年创立福耀玻璃,深耕汽车玻璃领域,带领企业从乡镇小厂发展为全球龙头。2015年,福耀赴美建厂的故事被奥斯卡纪录片《美国工厂》收录,标志其国际化成功。如今福耀占全球汽车玻璃市场34%的份额,每3块汽车玻璃就有1块来自福耀,产品覆盖宾利、特斯拉等全球车企。
二、交班之路:十年磨剑的“炼钢式传承”
曹晖的接班并非仓促上位,而是曹德旺精心设计的“淬火计划”:
- 基层淬炼:1989年,曹晖从车间工人起步,三班倒、干重活,每周需带“一手茧子”回家。曹德旺曾要求车间主任优先安排最脏最累的活给他,以磨砺意志。
- 全球历练:在香港分公司6年打通销售渠道后,曹晖被派往美国负责北美业务,期间主导中美汽车玻璃反倾销诉讼胜诉,展现战略能力。
- 回流掌舵:2015年曹晖曾短暂离职创业,但曹德旺以2.24亿元收购其创立的公司,扫清回归障碍。2017年起,曹晖任副董事长推动轻量化技术研发,并主导美国工厂产能扩张。
三、新掌门挑战:守业与创新的平衡术
55岁的曹晖接棒后,面临三重考验:
- 技术革新压力:新能源汽车浪潮下,需加快HUD玻璃(全球市占率超30%)、5G天线玻璃等智能产品的研发投入。
- 财务管控挑战:截至2024年,福耀总负债275.69亿元,应收账款81.57亿元,扩张与稳健需精准拿捏。
- 全球化治理升级:海外营收占比达35%,但美国工厂曾陷文化冲突,需优化跨国管理机制。
四、曹德旺的“退而不休”:转身百亿教育梦
卸任董事长后,曹德旺重心转向公益。他累计捐赠近200亿元,其中100亿元投入福耀科技大学(目前支出43亿元),今年9月该校已迎来首批本科生。他坦言:“钱拿出去是割肉,但教育强国才是终极抱负。”未来,他将以终身荣誉董事长身份参与福耀战略决策,同时将大学管理交给校长王树国团队。
五、家族企业的传承启示
福耀交接为中国民企提供了“教科书级”样本:
- 渐进式授权:曹德旺通过车间–海外–总部的阶梯式历练,让曹晖积累威望与能力,避免“空降”风险。
- 治理结构化:董事局设立独立董事(占比超60%),形成权力制衡;核心岗位保留家族成员(女婿叶舒任总经理、妹夫何世猛任副总),但引入职业经理人协作。
- 价值观传承:曹德旺将“敬天爱人,止于至善”刻入企业基因,曹晖常年住工厂宿舍、与员工同餐,延续实干作风。